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海县猪价行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海县猪价行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猪价“涨势变脸”,鱼市萎靡螃蟹“跳水”,磷肥大幅走强,咋了?
猪价“涨势变脸”,鱼市萎靡螃蟹“跳水”,磷肥大幅走强,咋了?
进入9月份后就进入了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旺季,猪价持续缓慢上涨,由于今年由于许多地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反反复复的发生,基本是从中秋节后许多地方的旅游业和餐饮业停业,学校放假回家上网课,旅游业、餐饮业和学校是国内消费猪肉的主要部门,这些部门停止猪肉的消费,猪肉的消费量就大幅度减少,没有消费量的增加,猪肉价格怎么能够持续涨价呢,因此处于猪肉消费的疲软期,但是现在持续出现猪价持续上涨 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保障普通百姓能够购买到猪肉,过好一个中秋节和国庆节,9月10日前为了抑制猪肉上涨过快,政府开始投放了第一轮储备猪肉,前几天投放第二轮储备猪肉,现在又要投放第三轮储备猪肉,一个月内连续投放三轮储备猪肉,投放的力度是很大的,同时那些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的养殖场也开始大量出栏。今天市场猪价“涨势变脸”,许多地方的猪价止涨返降,这是正常的,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的猪肉价格是已售出猪肉过去状况来确定的,如果今天上市的猪肉饲料过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猪肉零售商就会下调猪肉价格。如果今天上市的猪肉数量减少,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增加,那么猪肉零售商就会调高猪肉的销售价格,猪肉价格就上涨了。过去的计划经济的市场物价是由政府管理市场物价的部门制定,现在政府是不能制定物价,只能通过收储或者投放储备猪肉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如果猪价过低,养猪人损失惨重,政府就采取大量收储过多的肥猪,使上市肥猪数量达到供求平衡,猪价就会回升。如果市场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政府就会采取投放储备猪肉或者进口低价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使猪价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进行波动,现在猪价持续上涨,而且上涨过快过高,政府就采取投放储备猪肉,抑制市场猪肉价过快涨价,保障普通百姓能够有能力购买猪肉,过上一个快乐的国庆节,因此猪价“涨势变脸”是正常的。
鱼市萎靡螃蟹“跳水”,秋季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和螃蟹已经成熟,陆陆续续大量捕捞上市,市场上的鲜鱼和螃蟹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肯定会出现鱼市萎靡螃蟹“跳水”。前段时间鱼价在高价位上运行的由于是 “一江两湖七河”地区即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支流,这些江河湖泊从去年1月1日起实行10年禁,渔民全部上岸转产,一江两湖七河涉及的面积比较广,是国内主要的淡水鱼产地,由于禁止捕捞,淡水水鱼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涨价。同时每年从5月份起国内的几大海洋到了休渔期,每年都有几个月的休渔期停止捕捞,让海鱼繁殖增多。我国从1995年起在黄海、东海两大海区,南海从1999年起每年实行2—3个月的期限。从8月份下旬陆陆续续结束了休渔期,海鱼大量上市,同时随着气温的下降,人工养殖的鱼类和螃蟹也开始大量捕捞上市,农贸市场的鱼类就会趋于供求平衡,价格就会逐渐下降,就会出现鱼市萎靡螃蟹“跳水”的状况,显然,价格就会比前段时间明显便宜了。
磷肥大幅走强,这是由于现在秋收后进入了秋种,现在人们种植庄稼与过去不同,过去的基肥是采用农家肥,现在机械化播种大多数地方是采用复合肥、磷肥作为基肥,磷肥使用数量一年比一年多,现在磷肥的使用量是大幅度增加,市场磷肥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销售价格大涨,等秋种结束后,磷肥的销售价格也随着下跌。
6月份肥猪价格会涨到13块吗?
6月份肥猪价格会涨到13块吗?
猪肉价格出现了持续下跌现象,给高位养猪,不,想借着猪肉价格很高,用高价买了小猪仔的养殖户面临很大的压力。可以这样说,在高位养殖生猪的养殖户,大多要赔钱了。
那么,6月份的猪肉价格会不会反弹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反弹的概率不大,能够维持不继续下跌,就已经不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殖户指望猪肉价格反弹而减少亏损,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因为,去年以来,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增加了大量的养殖基地。各大养殖企业,也都大量增容,导致目前全国生猪养殖出现了严重过剩现象。因此,供过于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问题,猪肉价格还要下跌。
笔者也曾多次呼吁,要控制生猪养殖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养殖基地建设。可是,各地还是不顾一切地上马生猪养殖基地,以至于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搞不了,此轮生猪出栏之后,又可能出现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形成大起大落现象。
猪肉降了,老百姓舒了一口气,可对于养猪的农户来说,今年的日子确实有点难熬啊!
生猪价格连续4个月下跌
2019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到了2020年,生猪价格迎来一波长达15个月的上涨,从不到10元涨至20多元,足足上涨一倍还多,连带那些靠养猪产业的上市公司,股价都翻了好几倍。的哪些。那个时候,养殖场里能有几十、上百头生猪,可谓是风光无限啊!
可风水轮流转,进入2021年2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供应量大增,生猪价格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其价格从之前的17元一斤,已经跌落到9元左右,下跌幅度超过20%;而与2020年最高峰相比,如今的生猪价格足足下跌了近1倍之多。
产能不断恢复,猪农“亏损”严重
目前来看,4月份仔猪量同比大增59%,养殖产能逐步增加,已接近往年的水平。此时,随着生猪供应的稳定恢复,猪价出现持续下跌也是必然的。
5月16日的数据显示,瘦肉型生猪价格每斤最低8.5元(黑龙江),最高13元(海南),全国均价为9.32元/斤,比5月15日下跌了0.12元/斤。
在过去,一头猪的养殖成本,也就在6~7元之间,而现在,饲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工费居高不下,再加上防疫的需要,养猪成本已经上升至9~10元。
就现如今的状况,不少猪农已经出现了亏损,尤其是那些,2020年看着猪价上涨而盲目入场、扩大养殖规模的猪农来说,亏损还是蛮大的。
肥猪价格与仔猪价格倒挂,市场供应会出现短缺
眼下,肥猪价格低、仔猪价格反而比较高(当前价格为1600元/头,比2020年更高,这是极其不正常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春节前后,受到非洲猪瘟影响,养殖户大量低价出栏生猪,导致母猪供应出现短缺,进而影响到了市场仔猪的供应。
市场中仔猪相对缺乏,而随着4、5月份,生猪不断出栏、存栏生猪数量不断下滑,市场中的供应出现失衡,6月份以后,猪肉价格有可能会出现一波反弹。
不过呢,猪肉价格上涨,但生猪出栏价格是否能从9元涨到13元,上涨接近50%,恐怕可能性也不大啊!
不用担心,生猪调运禁令改“运猪”为“运肉”,在总体供需关系没变的情况下,猪肉调运不会改变各地区供给状况;而且猪粮比已低至8.49:1,显示猪价已步入合理区间,鉴于3-4月份淡季跌幅较大,预计进入5-6月份后,淡季因素逐步退出,猪价恢复上涨可能性较大;整体上,猪价基本完成探底,目前幅度越来越小,部分北方地区猪价已到育肥成本线,养殖户扛价惜售情绪较为强烈,预期猪价止跌企稳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有个重要因素值得关注,肥猪价格和仔猪价格倒挂时间已久,肥猪价格很低,仔猪价格很高(当前仔猪价格为1550-1800元/头,2020年最高时1200元/头),这是不正常的状况;其原因是春节前后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养殖户压价快速出栏生猪,导致不少大猪母猪遭到淘汰,进而影响到仔猪的供给,在生猪产能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后续市场补栏需求强烈,一些大集团公司采购计划较多,致使仔猪价格自2020年10月开始急速上涨,至今仍在高位徘徊。
仔猪价格暴涨印证了仔猪供给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印证了母猪及大猪因过度淘汰而存量不多的事实,因此市场普遍认为下半年会比较缺猪,三四季度猪价上涨的可能性极大。
大慨率会涨一点吧,现在许多养猪场出售的猪肉差不多了,很多养猪场都空了,而且国家也会适当的让猪肉价格平衡一下,不会让养猪场的人亏本的。
之前没发生猪疫之前的猪肉价不也是15块左右吗,后来是因为猪疫才涨到三十几块,现在也只不过是回到了正常的价格,甚至还是要比之前的要高一点,为什么养猪的人都说亏本了,难道之前没发生猪疫前养猪的人是不挣钱的?
市场监测给出的数据都是平均数,要看到真正的市场行情,一定要到当地的肉摊上去了解。我们这的市场白肉价格一直是在一斤十五块以上,而且还是“肉少狼多”。
过去是“家家养猪,少人吃肉”,市场很难调节;现在是“集约养猪,人人吃肉”,市场容易管理,而且养猪人都会自动调节分配牲猪上市时间,档口供应,错峰上市已经成为常态。再加上屠宰和肉贩从中分利,因此,老百姓已经很难吃到便宜肉了。
当然,养猪人要有长跑心态。自非洲猪瘟深刻影响,导致白肉每斤三十多元以上的日子可能会再不复返了,而老百姓能够吃到每斤在十五元左右的白肉应该已经很不错了,哪儿会降到十三元呢?
养猪暴利当属很不正常,而贱到无人吃肉就更不正常了。所以,一个真正的养猪人是不应该担心猪肉贵贱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海县猪价行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海县猪价行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