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检测项目与收费标准(肉眼诊断猪病时代已过去,还不会解读检测报告就out了)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401

肉眼诊断时代已过去,解读检测报告已是建立疾病防御墙的一把利剑!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叶定泽

如今猪场疾病错综复杂,每一种疾病在发展的早期、中期、晚期都会呈现不同的症状。眼见不一定为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兽医)研究所向华研究员表示,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应用疾病检测报告做综合诊断。

疾病检测报告不单揭秘了猪场的疾病安全隐患,如蓝耳、伪狂犬等大型疫病的潜伏,还能以精准的数据破解“潜伏者”的潜伏行动如病情发展进程,为猪场制定及时有效的防疫方案提供情报。由此可见,疾病检测报告已经成为猪场防御疾病的重要武器。

猪场应该如何选择检测方法?

向华:首先猪场对猪群做疾病检测一定要有目的和针对性。许多猪场每到年底都会采集一批血清送到实验室做检测,但是猪场并不清楚具体检测哪些指标。其实检测报告往往隐藏着猪群健康与否的信息,猪场人员的素质是能否发挥检测报告价值的关键环节。

明确了检测目的,还需要寻找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通常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前者是检测阴性和阳性,后者是检测抗体水平的高低。比如要对肥猪作全程保护,就需要从一个点升级为多条线进行全程监测,如选择免疫2、4、6…28周龄的猪作抗体检测形成多条线,对一个猪群全程监测,则由多条线升级为了一个面,了解清楚猪群的免疫情况,才能实现全面实时防护。

当猪场拿到检测报告时,应该如何解读?

向华:检测报告必须结合群体数量、日龄、免疫疫苗种类、种猪仔猪免疫程序、临床表现、引种引苗情况、养殖周边情况、其它动物表现、防疫人员变动等背景信息来解读,否则结论误差大,甚至相反。

实践中,其它动物的表现可以为疫病检测做参考。如猪场的猫、狗、鼠突然死亡可高度怀疑伪狂犬。高明某猪场曾经出现100斤以上的肥猪大量死亡,且一窝猫全死了,送检猫和猪样本,结果证实感染伪狂犬野毒。

但由于有肥猪批量死亡这个信息,一般肥猪感染伪狂犬野毒死亡没这么严重,因此同时检测蓝耳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经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伪狂犬、猪瘟、猪流感呈阳性,表明如果猪群遭遇多重病原感染后,易导致动物批量死亡。

所以拿到一份检测报告,一定要结合背景信息,从临床表现、血清病原学诊断和流行病学多层面分析结果,解密隐藏在结果背后的信息。

有的猪场出现接种疫苗后猪群很快发病的情况,养殖户通常认为是疫苗的问题,这种观点正确吗?这类情况下猪场该如何处理?

向华:我用一个案例来解答这个问题。曾经一个3万头母猪场,仔猪出生1-3d滴鼻伪狂犬疫苗,但是3-10d开始发病,出现肺脏出血、肾脏表面出现密集的针尖样血点等症状,猪场老板怀疑疫苗含有野毒从而引发了伪狂犬疫情。

正常情况下,仔猪发生伪狂犬时会一窝窝地死亡,如果是猪瘟也会一窝窝地死亡,但该案例并没有这两个现象,同时采取病原样本检测病毒,结果显示蓝耳变异株病毒和伪狂犬病毒均为阳性,由于仔猪接种了伪狂犬疫苗所以检测呈阳性并不能判断是疫苗毒还是野毒,但是测序可以判断并且可以通过对比其他使用该伪狂犬疫苗的猪场情况,推断出并不是疫苗问题。

其实该猪场的问题是仔猪感染了蓝耳变异株病毒。如果这个时候接种疫苗,猪群肯定会出问题,而且一出生就带有蓝耳变异株病毒应该是母源传染。所以通过确诊来看并不是疫苗问题,而是猪群已经处于疾病暴发的临界点,此时接种疫苗只不过是充当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市场上疫苗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养殖户如何利用检测报告选择合适的疫苗?

向华:通过抗体定量检测,检测动物抗体水平的高低来评判疫苗在机体内产生的效果,但是一定要区分清楚感染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通常有专门检测感染抗体的试剂盒如伪狂犬的GEELISA检测伪狂犬感染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用于判断猪是否感染野毒或者疫苗毒,这个结果不能用于说明疫苗效果的优劣。

一般地,检测中和抗体水平能评判疫苗免疫抗体中和流行毒的能力,从而选择恰当的疫苗,并确定免疫最佳时机,推断抗体维持的时间,制定下一次免疫时机。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新牧网原创稿件文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映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编辑部电话020-83003429

本文来源:《农财宝典》新牧网 责任编辑:龙振辉

标签

  • 肉眼诊断1
  • 报告140

标签: 猪病检测项目与收费标准 90种猪病鉴别表 猪疾病检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