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黑龙江省大庆今天猪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黑龙江省大庆今天猪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04万吨一次性储备玉米收购即将开始,能给玉米价格带来多大的上涨空间?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首先声明一点,关于玉米304万吨国家级收储工作的说法在3月13日基本上算是敲定,而且中储粮也已经放出了官方文件,针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分别168万吨、80万吨、56万吨的收购预案,预计将在15-16日开始收购,然而毕竟尚未实施,一天没有落实就不能踏实。那么如果说304万吨玉米收储工作当真落实的话,那么未来玉米价位能够上涨多少呢?科学兴农觉得大家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直接影响能够将目前华北地区玉米价位带到1元每斤可能就已经算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了。
首先,304万吨级别收储量并不大。从本次所传出的消息看,304万吨是分布于三个省份,具体来说黑龙江168万吨、吉林80万吨、辽宁56万吨,这个级别来说对于单一省份而言其实并不算多,更何况对于东北三个产粮大省而言,对于未来的行情支撑有限。而传闻本次收储工作持续至五月底,那么持续如此之久的市场收购,任务的迫切性也就没有那么强了,细水长流,行情上浮也就显得比较有限了。
其次,市场需求不振。春节之后,气温逐渐转暖,东北地区农村格局也由当初的个别家卖粮转变成为了如今的个别家手中还有余粮。然而虽说市场余粮仓位逐步降低,但是近期的雨水天气湿度加大等天气因素逐步导致尚有余粮的农户积极售粮,不得不走货。这也制约了玉米价位的持续走强。而消费短,疫情持续,养殖饲料玉米消费制约。
其三,贸易商手中余粮尚广。大家知道2018年全年拍出了1亿吨玉米,加上年产根据我国消费来说尚无法消化如此之多的余粮的,根据我国市场供需报告18-19年度的市场缺口为2650万吨,然而亿吨的拍卖也就意味着市场共计结余7350万吨。这些粮也只能囤积于贸易商方面。
综上来说,无论最终304万吨市场拍卖传闻能够真的落实,真的能够有这么大量的一次性收购,但是总归是一个利好消息,值得广大农民以及粮商期待,不过总体而言消费端以及收购量都显得比较有限的前提下,一旦政策性利好消退,那么价格或许还会下行。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304万吨一次性储备玉米收购即将开始,能给玉米价格带来多大的上涨空间?
304万吨玉米储备与2.5亿吨玉米总消费量普通小巫见大巫,或者说也可以用忽略不计来形容。从小的方面以及某区域性来看,300多万吨足以导致玉米价格出现大波动,及时供应充足,会导致供应地玉米价格持续下跌。比如在2018年11月份玉米价格持续猛涨,山东当地从国外进口了55万吨玉米,及时到港口供应本地玉米深加工企业,缓解了本地市场中玉米的供应紧张局面,价格出现了快速下跌趋势,最高的每吨下跌了100元。
一般临储玉米储备是发生于东北地区,东北国储玉米收购政策已经出台,黑龙江国储收购价每斤0.82元。在这一消息出来之后,对东北以及全国的玉米价格起到了提振作用,至少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就说明了这一迹象。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304万吨一次性临储玉米收购开始,只能从市场中收购,短时间内市场的玉米供应紧张,价格会大涨,至于能涨多少,编者认为:不同地区价格涨幅不一致。华北地区玉米会涨至每斤1.05元左右,在现价基础上上浮5%左右。东北地区均价会涨至每斤0.9_0.95元左右,在现价基础上上浮10%以内。
一方面,地方的不一致性,玉米的质量不同性。东北地区玉米质量比华北地区低,售价不及华北地区,直接影响了玉米价位。近期以来,东北地区新建了不少深加工企业,消化玉米的能力大幅度增强,原来能消化10天如今仅能维持8天加工。也就是说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了。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农户对玉米采取惜售心理作用,影响了本地玉米的供应,价格只涨不跌。
304万吨玉米国储收购,假如在一个月内造成,一个月内会猛涨。以此为机会,不管是东北地区还是华北地区玉米均能上涨5毛钱以上,相当于比现价涨5%以上。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目前我国玉米价格市场一直表现平稳,这几天产区玉米价格并没有大多变动。目前这段时间基层农户售粮比较多,而且现在又到了准备春耕播种玉米的时候了,很多惜售的农户也逐渐出售自己手中余粮。但是却有消息传闻,我国304万吨一次性储备玉米收购即将开始,能给玉米价格带来多大的上涨空间?
对于这个消息,目前只是民间流传,还没有得到官方正式下文。如果情况属实,那么这对于还没有售粮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2月27日黑龙江公布的收储10万吨玉米的收购计划之后,又传来了目前304万吨的玉米储备。
这对于目前玉米市场供应将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我国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基本在0.75到0.86元/斤之间,而华北地区价格稍微高一些,能达到0.9元/斤。从目前来看,山东地区玉米价格维稳,而东北地区今日玉米价格有小幅度上涨态势。
下图为今日东北玉米报价,可供参考:
目前东北基层贸易商和部分烘干塔开始大量收购玉米,而且随着气温上升,一些地趴粮由于水分比较多,这时候仍然需要烘干,以达到企业收购标准。根据今日玉米网公布的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报价可知,东北产区中,吉林燃料乙醇今日玉米收购报价为1580元/吨,价格比昨日上涨10元/吨;中粮公主岭及黄龙玉米收购价为1670元/吨,价格比昨日上涨20元/吨。
下图为今日我国各地深加工企业报价:
从今日各企业报价来看,随着后续玉米入市的减少,市场粮源也进一步减少的情况下,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也相继上调了玉米收购价格,上调幅度在10到30元/吨不等。而现在又传来我国即将启动304万吨玉米收储计划,如果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那么也将会大大的促进产区玉米价格的上涨。而上上周幅度预计可以达到1.5元/斤的价格,即总体玉米收购均价有望达到8.0~9.0元/斤之间。
304万吨一次性储备玉米收购即将开始,能给玉米价格带来多大的上涨空间?
感谢从善如刘老师邀请!据市场传闻,国家计划从东北地区收购304万吨国家级储备粮,虽然目前没有官方证实,但从这段时间国家调查粮食储备情况看,开展增储工作也不应该感到意外,所以这一消息的真实性还是较大的,同时据某个粮食部门的朋友讲,这一计划正在运作当中,并称收购价格大约在每斤0.83元左右。如果这一收储计划在东北实施,可以给东北的玉米行情带来一定的转机,每斤玉米价格提高3分到5分应该问题不大。
首先看一下收入304万吨是一个什么概念?下面粗略的算一下:据了解,东北三省加内蒙古地区,一般玉米常年产量占国家总产的40%左右,2018年,全国玉米总产2.5亿吨左右,40%就是1亿吨,目前玉米存量约有30%没有出售,这样算下来,基层的玉米产量在3000多万吨,如果收储量确实为304万吨,就相当于目前东北基层玉米的10%要收进国库,可见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东北玉米价格的拉抬作用应该比较明显,预计东北玉米价格有望接近0.9元一线。
从当前的玉米行情走势看,在山东、河北等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出现多家下跌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企业,却出现了稳中有涨的走势,没有因为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下跌而出现跟随式价格下调,应该是东北地区的企业已经针对这一利好消息有所反应。尤其是近两天,2月12号山东、河北出现了17家企业下跌,可以说是跌个稀里哗啦,而东北却出现了“3涨2跌”的稳健走势,市场良好反映可见一斑。具体价格情况请看下表:
当然,如果这一消息属实,不仅仅对东北玉米行情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对华北、乃至全国其他玉米主产区的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再叠加今年临储玉米拍卖延后和拍卖底价提高、因玉米深加工产能增长等刚性需求提升、玉米缺口显著增长的多重利好下,从目前到4月末和8月份之后,可能会出现两波明显的上涨行情,从上涨的幅度看,下半年的行情要高一些,值得大家期待。
综上所述,这一收储消息对于东北地区玉米行情来讲意义重大,也会给行情带来一定上涨空间,手里有粮的朋友,如果粮食质量好建议留一下,后期价格看好。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自信,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近日传闻东北将会有一个304万吨玉米的储备粮收购消息,虽然消息尚未见诸实际通知,暂时停留在传闻阶段,但从东北各大玉米深加工企业纷纷调高价钱来看,这个消息真实的概率很高。
如果属实,那么304万吨的储备粮收购,必然会提高东北玉米,乃至全国玉米的价格,对当下受到猪瘟疫情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影响而低迷的玉米市场是个不小的喜讯。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东北作为一个全国玉米产量占比高达40%的地区,仅仅304万储备粮收购,对价格有影响是必然的,但影响力会有多大呢,又或者说对玉米行情大幅度上涨影响有多大呢,我觉得有待观察,更确切的说可能提振作用明显,而玉米行情大幅上涨,恐怕还要等到下半年,或者要等到猪瘟疫情彻底衰退之后。
这两天东北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纷纷对304万吨储备粮收购消息做出回应,出现一波上涨趋势,但与此同时,我老家华北地区以及山东地区这些大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并没有太多起色,可能会在304万吨储备粮消息正式公布之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动。
我们回想一下在春节后黑龙江实施的30万吨储备粮收购,对黑龙江低迷的玉米行情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效果明显与否暂且不说,年前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出栏量增多,猪肉价格下降。年后,虽然猪瘟疫情没有完全解除,但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却很旺盛,已经连续性的猪价上涨就很能说明问题。
接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住,市场对玉米深加工的需求也就会随之增加。所以我认为目前的304万吨储备粮收购,与其说会对玉米价格带来多大上涨空间,不如去考虑304万吨储备粮收购对玉米行情支撑之后,接下来的玉米行情走势,一旦猪瘟逐步控制住,玉米存量降低,必然会在下半年出现玉米行情的上涨。
(文/阿冰)
那些去农村承包山头搞养殖的人,现在怎样了?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在农村中承包山头,多半都是开展着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或者以休闲旅游为主的庄园模式,不过就如今看来,发展并不是太好,想要生存下去现状堪忧,这几年里很多的农家乐倒闭,投资了几百万还是会亏损。
像我认识的一个人,他在5年前就已经返乡发展了,将当地的山头承包下来,之后在其中栽种上桃子、草莓、葡萄等果树,然后将山头进行改造,让它看起来更别致,可以供游人玩乐生活。之后还开垦着一片土地种植着蔬菜,在水塘里养上了鱼儿,并有专门的休闲垂钓场所。
这个庄园花费了他100多万的积蓄,在开业的时候,将朋友全部叫过来,免费供大家吃喝, 很多村民们也都来到这里。在这里玩了一天,吃了一天,花费了10多万元。
他的庄园内还专门请了工人,打理那些天生生长的蔬菜,并种植着野菜种子,还喂养了土鸡。不过开业之后生意却十分惨淡,连工人的工资都难以发得起。村民们则表示,里面的东西价格太贵,根本就吃不起。但老板却表示这种养成本太高,都是绿色食品,价格已经很实惠了。
很多人只是尝鲜来这里品尝,包括那些城里人,但却都在嫌弃价格贵。之后没办法,老板只能调低价格,但还是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城里人不愿意来,农村人一年能去几次饭店?之后老板还搞了各种活动,每次活动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但活动结束还是没有人。
其实说白了如今的消费力还是不行,至少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不够,有钱人少,城里人也不太舍得花钱,这样老板之后将庄园关闭了。所以说还是不能盲目搞休闲项目,当地的消费基础是关键。
前几年山村热,闹得不少人心动不已,去农村承包山头搞养殖,一般有心承包搞养殖的都不只是单纯的养殖,都开了个什么什么山庄,某某庄园,一边养着花鸟鱼虫,一边经营着饭庄,开始的时候都是轰轰烈烈,最后好像都鸟悄的不了了之了,为啥都经营不下去了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入不敷出不赚钱。
我们这里当时也有一个山庄,是某个村的书记承包了一个山头,修路盖小亭子,种了樱桃、桑葚、桃子各种水果,还有各种花鸟,听说光山庄的基础装饰就投了一二百万,山庄建成后,雇了专人养跑山鸡、猪、鸭子、鱼等,还在山里种了西红柿、黄瓜,还有很多野菜,经营过程中主打的就是农村“野味”,这野味还真是小看不得,一点不比“山珍海味”便宜,这种边搞养殖边搞餐饮的模式,菜品都是很贵的,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吃不起,城里人来的少的现状,首投资金就在几百万,后期运营一般的话,别说盈利了,就是成本都很难赚回来,所以经常会看到,开始时轰轰烈烈在山头搞养殖的,后来都是不停的换门头,换来换去都黄了。
不过也不能说承包山头搞养殖的就都不行。我们这里还有个葡萄庄园,在庄园里大批量养着各种家禽,还种植着各个品种的葡萄,每年葡萄上市时好多人来庄园游玩,这里集吃喝玩乐一体,在买完葡萄后,可以到养殖区自选跑山鸡或者去鱼塘捕鱼,大师傅直接给处理做成菜,绝对保证第一手的新鲜家禽,从山村野地到饭桌餐盘。这个庄园搞的养殖业就很红火了,承包的山头地方大,可以选了羊直接做烤羊,也可以选跑山鸡直接做蘑菇炖鸡,还可以选鱼吃全鱼宴。在这里可以摘葡萄,游玩,吃饭,住宿庄园一日游,经营的还算比较红火。但是由于有些偏远,也是经营压力比较大。
总之这几年承包山地搞养殖的比较少了,单纯搞养殖收益一般,建成庄园这类农家乐又担心是违建,大棚种植樱桃、长桑之类的水果倒是比较红火,收益也不错。
说到这个话题,我也想谈谈我的看法,毕竟我现在就是做的这一行。本人86虎,2014年我辞去农机销售回老家,在家休息了将近一年,说真的是看致富经冲昏了头,想着自己搞点养殖,轻轻松松的,还能顾家。第一次搞了2000只柴鸡,忙活了半年后,新搞的场地因修路问题搁置一年,前后花费大致6万元,后来鸡也零散抛售,没赚钱,但也没陪,除了场地等固定投资。15年新场地的路搞好后,又上了将近2000只,说真的一次太多不好消化,太少又养不了家,卖给鸡贩又不挣钱。之后公鸡直接淘,留母鸡产蛋,鸡蛋无销路,自己吃,送人,送朋友,又是不赚钱。第三年中旬鸡蛋慢慢能养活自己,但还是不赚钱,后期上了放养黑猪,两三只羊。去年猪肉打开本地市场,销量马马虎虎,今年比去年更好点,几年下来前前后后不算自己家人的人工投入将近100万,现在还负债30左右,争取明年底还请债务。反正农业是个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不能妄想一下暴富,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徐徐渐进,靠质量和口碑生存,之后才是盈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黑龙江省大庆今天猪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黑龙江省大庆今天猪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黑龙江省大庆今天猪价 大庆 黑龙江省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