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目前猪价如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目前猪价如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前猪价暴跌,还会有反弹的可能吗?
前段时间,受疫情冲击的影响,餐饮行业全线停业,居民猪肉消费降到了冰点,市场猪肉销量不断走低,导致猪价也在持续回落。而不少养猪户为了保障利润,选择了抗价惜售,然而行情并没有因为养猪户压栏出现好转。随着猪价不断的探底,为了规避风险,不少养猪户开始了牛猪抛售,屠企借机打压猪价,更是加快了生猪价格的下跌,东北,华北一些地区猪价甚至跌到了10元附近。
然而,当前行情远没有达到“崩塌”的阶段。一方面市场生猪缺口仍然存在,短期的抛售只会影响阶段性猪价的走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消费的回暖,以及猪肉价格的回落,市场猪肉销量的增加。生猪价格在这一波牛猪产能消耗过后,开启了“报复性”的上涨。
随着出栏生猪的减少,市场猪源紧张的再现,短期内猪源紧张的地区,涨势还有继续扩大的可能。例如华东,华南这些地区,由于本地猪源紧张,对外调生猪依赖性较高,随着产地猪价的上涨,猪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从今天的行情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白条批发价格的地区的不断上调,或许是一个支撑猪价继续上调的利好信号。
不过需要了解的是,生猪消费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还是不能和往年同期相比的。疫情冲击影响还在发酵,终端市场猪肉销量的缩水,加上夏季猪肉消费淡季的来临,肯定会打压猪价的进一步上涨。另外,随着猪价近期的大幅上涨,白条订单也在不断减少,屠企已经有了压价收猪的意向。
总的来说,随着市场牛猪抛售的结束,压抑已久的猪价,已经迎来了“报复性”上涨。不过考虑到市场消费疲软,猪肉消费淡季的来到,猪价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养猪户来说,趁着屠企还没有压价的时候,逢高出手才是王道!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最近应该不会反弹了,因为去年十月份开始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国家也是给了养殖户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鼓励很多人开始养猪,而且一般小猪六个月左右就会出栏,为什么这段时间猪肉价格开始回落呢,因为从去年十月份到现在刚好六七个月,小猪开始大量出栏,猪肉大量上市,所以价格暂时不会有反弹的迹象
目前猪价下跌,还会有反弹的可能吗?
养猪的人都感觉到,从过了年2月份开始,这猪价是天天掉,从2月15日年后高点与近期低点5月17日两天的猪价对来来看,全国平均猪价每斤从19.135元,下降到13.025元,每斤下降了6.11元。而价格最高的海南省由最高价22.8元每斤,下降到目前的16元,每斤下降了6.8元;当时价格较低的黑龙江省猪价18.3元一斤,目前降到了13元一斤,也降了5.3元/斤。下表是5月21日猪价:
常言道,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当跌到一定幅度会有反弹,当跌到一定程度,跌不动了,会出现反转,这条经济学规律也适用于生猪市场。所以说猪价出现反弹是必然的,只是反弹的空间有多大、时间有多长的问题。
从最近几天的猪价走势看,从5月18日开始,猪价已经陆续反弹上涨,到今天已经是四天连续上涨,生猪价格也从13.025元上涨到目前的13. 785元,每斤上涨0.76元。
从生猪市场的情况看,后市行情仍然会比较波折,三农广讯认为总的走势是:目前的上涨只是下跌途中的一个反弹,上涨一段时间后,猪价还会延续下跌通道,继续下行,年底前猪价基本会回落到10-12元价格区间,甚至更低。2021年猪价将会进入10元以下时代。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有四点原因:
一是生猪产能在逐渐恢复,通俗地说就是市场上的生猪会越来越多。
二是由于疫情原因,世界经济、国内经济比较萧条,居民收入缩水,购买力下降。
三是有关部门供给上的调控力度仍会比较大,毕竟目前20几元一斤的猪肉价格还是比较高,居民消费难度大,只能通过进口、投放储备肉来解决,对猪价也将构成压力。
综上,在这些不利因素的控制下,未来猪价会出现一个逐级下向震荡下跌的走势,在下跌过程中会出现多次小规模的反弹上涨,但不会阻挡猪价下行的大趋势。
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目前猪价暴跌,还会有反弹的可能吗?
目前猪价不是暴跌而是缓慢下降。
去年八月份猪肉价格从7元左右直升40多元,养有肥猪的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每育肥出栏一头肥猪纯利润在2500元以上。从春节后猪价格逐渐回落,但是每头利润仍然在1400元以上。市场猪肉价格仍然很高,仍然是涨价前两倍以上,下降的速度缓慢。
猪肉价格仍然有反弹的可能。
1、可以供应市场的肥猪缺口仍然存在,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虽然高利润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新养猪人,存栏数逐渐恢复。春节是猪肉主要消费季节,出栏的肥猪量大,价格高,你不买我买,总是有大量的土豪购买。前段时间是养猪人惜售,希望猪价继续暴涨,喂大猪。近期由于进口猪肉涨价,产生恐慌,匆忙出栏,造成了猪价持续下跌。
2、仔猪供应缺口大,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每年要淘汰15%左右的老母猪,虽然在去年八月份后母猪养殖数量增加,但是是小母猪,到发情配种需要养殖一段时间,到今年4月份左右才陆续产仔,所以前一段时间有的地方每头仔猪超过1000元。因此,近期仔猪仍然缺乏,要到7月份后才能缓和。
3、工厂、学校、餐馆、旅游业陆续恢复,消费猪肉量会明显增加,价格会有一个反弹,但是波动很小。
4、端午节和中秋节两个节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猪肉的消费量会明显增加,肥猪出栏量增加不多,价格会明显上涨。
但是,猪价格周期已经进入了下降阶段,暴涨是不可能发生的,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的价格。因此,养猪人就要把握肥猪出栏的机遇,价格合适就要抓紧出栏,不能惜售,否则损失惨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猪肉价格暴跌是事实,但相比去年的价格行情来看仍然偏高。简单梳理下去年开始我国的猪肉价格发展趋势:一是去年受生猪存栏量下降的影响,我国猪肉供给压力增大,猪肉价格去年在持续上涨;二是今年受疫情和生猪存栏量增长的影响,猪肉的供给压力减小,猪肉价格在持续性下降。猪肉价格虽然暴跌,不过不会影响到人们从事生猪养殖的积极性,生猪养殖短时间内会是相当热门的养殖项目。
价格下降生猪养殖依然热门的根本原因在于猪肉价格的高位运行,利润空间在持续增大。未来2-3个月内猪肉价格很难再有反弹可能性,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各地都在鼓励生猪养殖,生猪的存栏量会持续增长,猪肉的供给能力会增强;二是气温的升高,人们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会下降,尤其是猪肉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度下降,猪肉进入消费淡季。猪肉供给端的能力增强,需求端的量会有所下降,因此,短期内我国的猪肉价格会持续性下降。
长期来看,猪肉价格下降只是暂时的,年内10-12月猪肉价格会迎来增长。猪肉价格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我国的生猪存栏量虽然增长,但相比猪肉需求量来看偏低;二是10-12月我国的猪肉消费会进入旺季,旺季的猪肉需求量会增加,供给端会吃紧;三是全球疫情在持续性发展,猪肉的供应链体系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10-12月的猪肉价格的上涨是震荡上涨,价格的上涨幅度不会太大。
我国的猪肉价格下降是大趋势,出现大的反弹基本没有可能。猪肉价格除了受供需关系影响,价格行情还会受到宏观调控影响,宏观调控决定了猪肉价格不会有太大的上涨幅度。对生猪养殖户来说,既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也要分析猪肉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市场变化做好生猪养殖工作。猪肉价格暴跌是相比现有的价格行情而言,相比往年价格行情是偏高的,相信如今没有任何地区的猪肉价格是低于10元/斤的,这才是正常的猪肉价格。
有人说目前猪价危机四伏,养猪人该如何操作?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有人说目前猪价危机四伏,养猪人该如何操作?你怎么看?
现在的猪价确实不容乐观,而且整体上的生猪价格走势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之中,可以说生猪价格已经严重与实际脱钩,“涝的涝死,旱的旱死”,整体上的生猪价格走势已被非洲猪瘟疫情的所绑架,虽然现在的生猪价格已经连涨多日,但是现在就是考验养殖户们的时候了,究竟是卖猪还是在压栏等等?
从目前的生猪养殖行情形势而言,南方的生猪价格要好于北方。从各地的养猪集团的生猪报价表现来看,绝大多数地区的生猪价格保持稳中有涨的态势,整体上而言全国的生猪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浮,有的养殖户已经开始准备出栏了,也有的养殖户想在压栏等等,万一猪价再接着上涨了呢?那养猪人究竟该怎样操作呢?
小编觉得最稳妥的操作模式就是适时适重出栏,在猪价较高的地区或者是生猪的主销区,例如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这些地区的猪场由于前两年的环保禁养导致大量的养殖户纷纷退出,生猪供应量下降,这些地区的养殖户可以稍微压栏等等再看,但也根据猪只的品种、长势以及料肉比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
对于原本行情就不好的地区例如东北三省、山西等地,这些地区的生猪价格也就在5元/斤左右徘徊,如果是处于疫区的养猪人可稍微等等再看,等到疫区解封之后,看看猪价能不能上涨,至于非疫区的养殖户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了。因为现在的猪价出栏的话,肯定是要赔钱的,如果资金充裕的话,还是建议您在等等看,毕竟猪肉的消费高峰也将逐步来临,生猪价格也会继续上涨的。对于资金紧张的养殖户们,那就建议您早些出栏为好,毕竟生猪到出栏体重之后,养的时间越长,料肉比越高,养殖成本越大,亏损也得就越大,更何况未来的生猪价格也是未知的,万一猪价下跌的话,那就更得不偿失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文/微养殖
图片/来源于网络
6月低至8月猪价,目前的形势看后市猪价会突破“八块”吗?
6月低至8月猪价,目前的形势看后市猪价会突破“八块”吗?
6月底至8月国内大多数地方气候炎热潮湿,是真正猪肉消费淡季,我认为猪价是稳中有降,价格将降低到端午节前的水平,端午节前由于猪肉消费量暂时性增加,猪价可以突破8元,很难超过每斤8.50元,端午节后猪价回落。8月下旬猪价开始止跌回升,为什么呢?你慢慢往下看我的分析。
一、6月中旬猪价可以突破每斤8元,引起近期肥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三项,第一是传统节日带动猪肉消费量的增加,6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春节后猪肉消费淡季逐渐结束,进入肥猪价格开始拉高的一个节点,通常情况下端午节后猪肉价格就会稍微上涨,现在人们消费的粽子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单纯糯米包制,现在各个地方流行猪肉粽子,消费的猪肉量有一个大的波动。第二是现在进入了农业生产大忙季节,是农村中农业生产最繁忙的季节,现代的人们仍然习惯于大兵团作战,每年我们这里的双抢季节(抢收小麦、油菜籽等,抢插秧、抢种烤烟、玉米等)都要请大量的劳动力参加突击性的劳动,今天你家请,明天我家请,相互调剂劳动力,这也是一年中生活水平最高的时间,这段时间猪肉的消费量大幅度增加,消费量增加,促进猪价的回升。第三是一年一度的高考,高考结束后,通常年份家长都要安慰考生,带孩子外出旅游,旅游业又将进入了一个小的高潮期,旅游业的兴旺,带动餐饮业的发展,猪肉消费量增加,价格就会回升。这一波猪价上涨可能维持到端午节,以后随着伏天的到来,肥猪价将持续缓慢下跌,一直到8月初由于中秋节的到来,猪肉消费逐渐进入了旺季。
二、6月底至8月初猪价稳中有降,降多升少,6月底至8月初猪价处于低潮阶段的原因主要是气候炎热潮湿,也就是一年中真正的猪肉消费的淡季,从7号进入了梅雨季节,气候一天比一天炎热和湿润,因此现在是真正的猪肉消费淡季的开始,进入了炎热潮湿的夏季,通常人们以素食为主,猪肉消费量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天气炎热,旅游业和餐饮业消费人数也大量减少,没有消费,猪肉价格只能下跌。这些可以从农贸市场猪肉零售摊的销售情况看出,过去早晨十点左右猪肉就已经销售差不多,现在到下午仍然剩余许多等待销售的猪肉,过去猪肉销售摊前是头攒动,现在是门可罗雀,说明人们猪肉的消费量减少。其次在6月底后出栏的肥猪比较多,大家一个记得今年春节后的仔猪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批育肥仔猪经过5—6个月的育肥,到6月底后就会陆陆续续出栏上市,肥猪价格又迎来了一次下跌潮。另外国内进口的猪肉络绎不绝,这些进口的猪肉一般很难投放市场,大多数是进入肉食品加工企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就会减少国内肥猪采购量,国内上市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肥在价格将下跌。6月底至8月是所有学校已经放暑假,学校是猪肉消费的主体,学生放假了,猪肉的消费量大幅度减少,因此猪肉价格上涨困难。
三、8月份后肥猪价格将止跌回升,逐步进入了猪肉消费旺季,引起猪价上涨的原因一是学校开学的拉动。二是8月底后气温逐渐降低,天高云淡,气候凉爽,是旅游的好季节,旅游业又将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旅游业的兴旺,带动餐饮业的发展,猪肉消费量增加。
因此,养猪人要把握好机会,如果肥猪价超过生产成本,有一定养殖利润就要及时出栏,不能压栏,现在是猪肉消费的淡季,要吸取2022年10月份的教训,当时肥猪价已经上涨到每斤14元左右,许多养猪人大量压栏,期望每斤肥猪价能够突破18元,结果期望落空了,从出栏一头肥猪盈利超过1500元到亏损亏本200元以上。体重超过250斤的大肥猪不能压栏,要及时出栏,体重低于250斤的可以暂时压栏,期待8月底后生猪价格的上涨,因为每年中秋节前一个月左右生猪价格有一个上涨的规律。
从6月底到现在,时间不足一个月,猪价却经历了上涨→下跌→上涨的走势,但结果是不错的,主产区平均猪价上涨到6.5元/斤,涨幅超过0.5元/斤,不少水平高的养猪人实现了盈利。但题主问6-8月猪价会突破8元/斤吗?真的是想多了。
1、 此前,今年猪价最高点是1月上旬的7.6元/斤,猪价8元/斤意味着什么呢?对于水平高的养猪人来说就是出栏一头肥猪盈利500元,妥妥的暴利。
2、 我们认为,6-8月猪价突破8元/斤,想像力实在是太丰富了,你为什么不说9元/斤呢?2018年是猪价步入下行通道的开始之年,这个过程中会有强度不一的多次反弹,但不会出现行情反转,更不可能再现暴利行情。
3、 从基本面来看,6-8月猪肉需求处于消费淡季,生猪供应也未明显减少,不具备出现“火箭蛋”行情的条件。就连行情反转的条件也不具备,因为仔猪一直在赚钱,老司机都知道,仔猪不赔上几个月的钱,行情是不会反转的。
4、 我们认为,6-8月猪价要挑战的目标是6.5元/斤,有一定的概率能突破,但占稳的概率不大,高价区有可能会突破7元/斤。
总之,养猪人需要有一些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但不能有幻想,比如认为猪价会突破8元/斤。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关注、点赞和转发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目前猪价如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目前猪价如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