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今天猪价格涨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今天猪价格涨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猪价跌跌不休,猪肉价格却逆风上涨,谁是“元凶”?
猪价跌跌不休,猪肉价格却逆风上涨,谁是“元凶”?
自从今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猪肉以后,养猪人恐慌心理加剧,肥猪大量出栏,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的回落,回升时间少,下降时间多,从每斤14元左右持续下跌到现在的11元左右,但是农贸市场中销售的猪肉价格却逆风上涨,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农贸市场猪肉价格的确定是根据市场猪肉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今天农贸市场猪肉零售商批发的白条猪多了,购买者寥寥无几,那么零售商就会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降低猪肉的销售价格。如果进货少了,购买者很多,猪肉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么猪肉零售商就会调整销售价格涨价。由于是市场经济,猪肉零售价格是由市场供求状况来确定的,但是也不能排除价格垄断,本世纪农贸市场的物价是由零售商来确定,现在腌腊季节到来、元旦和春节期间,猪肉价格是会上涨的,也就是“畜产品销售价格是逢节必涨”规律,在腌腊季节到来、元旦和春节期间,猪肉消费量会大幅度增加,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要到集市上割点猪肉,炒两个可口的小炒,一家人在一起过节。每到这个季节,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都会共同哄抬物价,大幅度涨价。市场肥猪价格已经下跌了二十天多,肥猪价从每斤14元左右持续下跌到11元左右,而农贸市场上销售的猪肉仍然在每斤20元以上的高价位上运行。超市销售的猪肉除了中央储备冻猪肉便宜外,新鲜猪肉价格仍然高价销售,没有降价的迹象,我们这里超市销售的黑毛猪五花肉二十天前每斤25.80元,今天仍然是这个价,市场肥猪价下跌,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应该同时下降才对,但是实际上是不协调的,这是为什么呢?谁是“元凶”?
现在主要是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价格垄断造成的,一个地方只有一家屠宰场,很容易形成垄断,压价收购养猪人的肥猪,抬高白条猪的销售价格,现在大多数规模养猪企业都是繁殖、饲料、肥猪养殖和屠宰销售形成了一条龙的生产,无论仔猪价格、饲料价格波动都不会受到影响。而深受影响的是散养户,只要仔猪价格、饲料价格的变化都会受到影响,吃亏的仍然是散养户和消费者。自古以来,农贸市场销售商品的商人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跟涨不跟跌,也就是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已经对价格进行垄断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肥猪价格下跌,猪肉价仍然继续上涨,并且是涨价容易下跌难。如上一次猪价格周期的初期国,内发生了猪肉价格暴涨,2019年6月份国内猪肉价格暴涨,每斤猪肉销售价格从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价格翻了6番.猪肉的后续产业(早餐店、餐饮业)价格随着猪肉价格的暴涨而暴涨,到现在猪肉价格早已经从每斤超过45元下降到20元左右了,但是这些后续产业仍然维持原来的价格,价不跌,量不增,价格长期维持原来的高价,价格下跌的非常少。这主要是销售端被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垄断了,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一般都是在肥猪涨价时,屠宰场销售的白条猪立即涨价,猪肉零售商也是立竿见影立即涨价,因为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他们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如果市场肥猪价格下降,他们仍然以肥猪购进时的高价进行销售,一般需要3—5天的过渡期才能逐渐降下来与市场肥猪价格相匹配。因此中央投放第七批储备猪肉后,农贸市场的猪肉价很难立即下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地就会降下来的,这是潜规律。如果市场肥猪价格下降,对不起了,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价格原价不动,因此价格不变的根本原因就在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进行了价格垄断,在生猪生产销售这个链条上唯一只有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没有太大的风险,低进低出,高进高出。而风险最大的是散养户,这些散养户是单打独斗,面临饲料涨价、疫病感染、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等风险,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说明养殖端的风险是很大的,养猪是一年赚钱,三年亏本,上一次猪价格周期,养猪人从2021年年初就一直亏本,出栏一头肥猪亏本300元以上,直到政府启动肥猪收储启动后到6月底才开始进入盈利期,深度亏损长达一年半,谁看见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亏本呢?没有,他们是这个产业链条中最赚钱的行业,只赚不赔。
现在好在如果市场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时,政府就要出手调控市场猪肉价格,投放中央储备猪肉和进口猪肉来平抑高价的猪肉,使猪肉销售价格维持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因此,虽然在腌腊季节、元旦和春节期间猪肉价格会涨价,但是由于政府调控,导致猪肉价格不可能大幅度上涨,而是每斤价格在20元左右的范围内波动。
谁是元宵呢?当然是这场疫情灾难,超市里的东西都抢购一空,所有东西,特别是在小城市里,肮脏的很,有些平时打折的东西也变成了原价,猪肉价格,贵的不行
不认识什么菜的价格?只要是活的,都很贵
说起猪肉的价格还要从历史说起,咱们短话长说一次,您耐心看完!
猪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万年前,化石表明这个时期野生猪就已经在欧洲和亚洲的森林和沼泽中游荡了。中国大约在公元前四千九百年驯化了猪。一些专家声称,在西亚,公元前七千到六千年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欧洲才开始养猪。
犹太人的宗教法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禁止吃猪肉,因为他们相信猪吃垃圾后就不干净,而且血有疾病,容易感染血毛虫病。因为他们吃的猪肉煮得不好,不要忘记猪,不像牛,养护骆驼那样适合游牧文化。
早期的基督徒也不吃猪肉,但到公元五十年左右,这些限制就放宽了穆罕默德禁止食用猪肉,导致中东和西亚的猪肉数量严重下降。到了十五世纪的欧洲。北方的凯尔特人饲养了体型庞大、肌肉发达的猪,而在南欧,伊比利亚人则培育出体型较小的猪油型猪。这个时期,所有的猪都是深色的,在伊莎贝拉女王的坚持下,克里斯托夫哥伦布于一四九三年带着八头猪前往古巴,他们生命力很强,可以在航行中生存下来。如果需要,他们还能提供紧急的食物来源。
但是赫尔南多德索托是真正的美国猪肉工业之父,他于一五三九年把美国第一批十三头猪带到了佛罗里达州坦帕湾。当地人不仅把猪当做新鲜的肉吃,而且还把它当做咸肉和腌肉吃。三年后,德索托去世时,他原来养的十三头猪已经长大了七百头。二战后美国的猪肉工业已经开始了。大量的土地和玉米饲料加上工业规模化养殖,使得美国一举成为猪肉出口和消费大国。
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均已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设施。不过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规模化养殖,更别谈工业化了,还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养猪,尤其是南方山区,农户基本上是一家一头,杀了过年时候吃,其称之为年猪!
中国规模化养猪目前上市企业有三家,在这里就不提品牌名字了,他们已经基本上满足猪肉的日常需求,不过中国猪肉组成部分,是农户,企业,和进口。今年由于口罩原因,进口冷冻猪肉已经基本上停止了,消费之前进口的猪肉,目前属于吃老本;数据统计,农户散养也处于停止状态,难以有增量,不过企业养猪由于国家近几年的大力鼓励,处于增量状态,出栏量节节高升,不过由于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反应到猪肉价格上也就逆风而上了!
总的来说猪价是农户和国家储备肉跌跌不休,企业的猪肉价格在上涨!至于谁是元凶,我想你看完文章,你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我之前就发文说过,猪价跌不跌,都不会影响肉价的上涨,不过我说得很含蓄。
还有一篇直接没过审,唉,就在这随便说说吧。
猪价是猪价,肉价是肉价,物流环节、检验检疫环节、宰杀环节、销售环节,多少张嘴指望这头猪奶他呢,所以落到我们嘴里的每一口猪肉,都得左加一毛,右加一块,能便宜下来才有鬼了。
再加上有些大户在幕后囤积居奇,哄抬肉价,不是猪价,是肉价,这个是可以炒的,具体方法也并不复杂,详见河南几家大厂,我就不说名道姓了,有兴趣的研究一下就明白了。
元凶就是疫情,这几年疫情肆虐,各地的静默、管控此起彼伏,这对于物流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快递物流指数持续波动下降、
物流不通畅,养猪的卖不出去能猪价能不跌吗?终端供应不足,猪肉价格能不涨吗?
今日猪价涨了么?
今日猪价涨了么?
去年七月中旬,非洲猪瘟蔓延中国,全国32个省区肥猪、母猪、仔猪全部死亡,紧接着武汉暴发了冠状病毒,一时间交通封闭,非洲生猪疫情过后,猪价大涨,今年上半年,各地10斤重的仔猪,每头1000元左右,每斤买出价100元。猪肉价格也上涨了,每斤30 ~35元左右。
非洲猪瘟过去已一年多了,去年春节市场储备肉每斤由13元涨到25元到30元,猪价也不断攀高,肥猪收购价每公斤38到40元不等。
进入今年十一月上旬,各种大中小型养猪场育肥猪出栏了,猪肉价格回落到每斤20~21元,是去年七月中旬到现在一年多来跌价最低的一次。
现在我地市场上猪肉500克21元,仔猪价格也下跌了,原来10斤仔猪1000元,现10斤重仔猪跌至每头500元。
可以肯定,养猪业恢复了正常生产,元旦、春节市场上猪肉每斤15元左右,不会出现高价肉。
今日(2018.7.3),全国主产区生猪出栏均价5.73元/斤,较昨日上涨0.03元/斤,较6月30日涨0.05元/斤,今日,猪价飘红地区居多,且从地区上来看南北齐涨,形势向好。虽然猪价涨幅不大,但确实又再度出现了反弹的迹象。
为什么说又呢?
2018年上半年,猪价连续走低,至4月底,猪价跌破5元/斤,近10年低位,养殖深度亏损,猪价也基本跌无可跌,阶段底部已形成,此后5月、6月受猪源阶段性偏紧及节日利好的推动,猪价均出现短暂的反弹,但也都快速回落了。
7月猪市已经迎来开门红,那2018年下半年行情是否会有转机,猪价还能涨吗?
5月以来,猪价走势出现好转,主要受生猪供应阶段性下降,供求矛盾有所缓解所致。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5月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下降1.9%和2.5%,同比分别下降2.0%和3.9%。另一方面,进口猪肉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尤其是我国对美国进口猪肉加征关税一事对市场的提振。但另外也需注意到需求疲软依然是制约猪价反弹的重要因素,5、6月猪价反弹难以持续很大原因也是受需求因素制约,加之猪源供应只是阶段性的下降,并非是市场去产能的真正体现。因此,7月猪价虽然存在一定反弹的机会,但很可能也难以持续。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原创】昨天我老妈在老家打电话说:仔猪价格降低了一点点,之前一头小猪仔大概50斤,价格2000千多,现在只一千八九左右,因为我叔叔家养了一头母猪,产了五个小猪仔,他才卖完。农村农户养的肥猪价格也降低了一点点。按我个人这段时间来说,在外面市场,超市里每天买菜,肉价是比以前稍微价格降低了一点。以前这排骨30多40一斤,现在少了价格,不过市场是没有长稳固性的,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今日猪价涨了吗?
没有涨,整个猪价行情成稳中调整态势
今日猪价涨了吗?今日(2018.7.3)猪价格行情: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天全国生猪价格11.28元/公斤,外三元生猪。相比较昨日下跌,同期比较也是处于下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均处于下跌阶段,上涨省份极少,并不是没有。整个猪价波动区间价格变化也是不大,都在几毛钱之间上下涨跌,养殖户不必担心,养好猪、控好病才是硬道理。
近期上涨观点
2018年开年一路走来,今天这个生猪价格恐怕连屠宰企业都惊讶了,经过几轮猪价行情走势,屠宰企业相对的结构性调整措施也没有帮助,季节性变动也没有多大动力,猪价任然处于利润下行期。所以接下来无论从屠宰企业自身需要或者行情走势,拉升猪肉价格是势在必行。
养殖户都看好后市行情,提价意愿强烈,都在挺价待售,养殖户们都在做挣扎,大量标猪二次育肥,市场标猪后续也许会吃紧,但不至于有大量缺口,广大养殖户现在心态,挣扎一下,努力一把,挺过这个坎也许还有点赚头,如果现在放弃那真的是只陪不赚明年稀饭。
目前为止市场产能过剩,环境保护政策,规模化企业扩张,这些都是事实,小散户或大企业都想借此机会把对方干掉,可事实证明并非易事,现在猪价任然有回升空间,因为猪价还在赔钱阶段。
总结,后续猪价市场风险任然很大,望计划扩张,盲目跟风扩张的养殖户慎重对待,不要置风险不顾,导致损失惨重。
关注三农养猪、相互交流学习。
题主您好!就目前三妹子家乡的情况来看,猪价呈现出来的情况是在慢慢下降,具体的一起来看看。
目前,生猪价格在31—33元/公斤,之前平均价格一直是在35元/公斤左右。小猪价格在90—100元/公斤,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不涨不降,趋于平稳。
在猪肉这块,后腿肉52元/公斤,排骨52元/公斤,五花肉50元/公斤,平均价格的降幅在6元/公斤左右。
现在,随着国家各项恢复生猪生产政策的出台,生猪价格还会有所下降,但是短期内降幅不会太大。如果想要从事生猪养殖的朋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各地情况不同,请调查地方行情,养殖有风险,不要冒然投资。
我是彝乡三妹子,个人观点,还请关注交流。 图文原创。
今日生猪价格|连跌一周迎来跳水,生猪价格一蹶不振吗?
负责任的说,绝对不会一蹶不振的!尤其在我大中国🇨🇳!
只是在一定价格区间内上下浮动,这中间是有个时间经济周期。
目前看的话,这个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前期散户猪场扛价惜售,二次育肥现象表现突出,价格高达28.34元/公斤!
后随着10月20日以后,官方发布猪肉价格过度上涨一级预警的提示,储备猪肉投放增加,集团化猪企顺势出栏情绪陡增,市场猪肉量逐渐增加导致。
预测下周还将是一个下跌趋势,不过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算是一个利民的好消息,生活成本降低了。
主要原因的话,一方面,由于此前部分地区养殖端散户猪场挺价较高,后面政府出面提出宽松政策,散户猪场恐慌性出栏情绪陡增。
另一方面,受消费支撑不足,国内零售市场猪肉降价“滞后”,高价猪肉限制了需求积极性,屠宰场流通至市场订单明显减少,部分屠企减量收猪,冷冻猪肉逢高出库积极性较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屠企压价的情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今天猪价格涨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今天猪价格涨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