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鳢捞回来能养吗? 沙塘鳢养殖周期?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鹅技术 686

您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沙塘鳢捞回来能养吗。我们精心整理了5个关于沙塘鳢捞回来能养吗的详细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沙塘鳢养殖周期?
  2. 沙塘鳢的养殖技术?
  3. 沙塘鳢在鱼缸里怎么养?
  4. 沙塘鳢在鱼缸里怎么养?
  5. 沙塘鳢的养殖技术?

沙塘鳢养殖周期?

沙塘鳢一年繁殖3次。

沙塘鳢1龄鱼即达性成熟,4-6月初为产卵季节,产卵场多在背风的湖湾内。雄鱼于晴朗的夜间或中午先在水深1-2米的岸边石洞、破瓦罐及蚌壳内营穴,发出“咕咕”叫声,引诱雌鱼入巢。产卵活动一般在早晨6-7时,水温约18-25℃时进行。卵整齐排列粘附于蚌壳、瓦片或石块上。雌鱼产卵后即离去,雄鱼则守巢护卵,直至仔鱼孵出。

沙塘鳢的养殖技术?

方法如下

1.

养殖池要求沙塘鳢的养殖池最好选择在河口或港湾且淡水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带,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面积以1-5亩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注排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

2.

养殖场清理放苗前,排干池塘里的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或漂白粉5-10公斤消毒,以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消毒3-5天后,在池底铺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公斤/亩和过磷酸钙0.05-0.1公斤/亩肥水,3-5天便可放鱼苗。

3.

鱼苗投放放鱼苗前一定要放鱼种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后才能放种。

沙塘鳢在鱼缸里怎么养?

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us)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塘鳢、沙乌鳢、土才鱼、土憨巴、土狗公。英文名:Dark sleeper 。   

体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口大,上位,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上下颌具细齿。犁骨无齿。眼小,突出。背鳍两个,各自分离。各鳍均无硬刺。

胸鳍大,圆形;尾鳍后缘稍圆。无侧线。体呈黑褐色,带有黄色光彩,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   

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游泳力弱。

冬季潜伏在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以虾、小鱼为主要食物。1龄鱼即达性成熟,4-6月初为产卵季节,产卵场多在背风的湖湾内。

雄鱼于晴朗的夜间或中午先在水深1-2米的岸边石洞、破瓦罐及蚌壳内营穴,发出“咕咕”叫声,引诱雌鱼入巢。

产卵活动一般在早晨6-7时,水温约18-25℃时进行。卵整齐排列粘附于蚌壳、瓦片或石块上。雌鱼产卵后即离去,雄鱼则守巢护卵,直至仔鱼孵出。   

沙塘鳢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水域。个体虽小,但其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可口,为长江中、下游及南方诸省群众所喜爱,特别是经熏烤后烹食,别具风味,列为上品。

沙塘鳢在鱼缸里怎么养?

建造鱼窝,可以用石头或空河蚌做鱼窝;要有水草,沙塘鳢喜欢在黑暗的洞穴和水草中休息,畏光;水要干净,要加氧;鱼饵可以用活蚯蚓和小鱼虾喂养;每2至3天换四分之一的水,用水管引流鱼缸底层的水和鱼粪便;加入千分之五的食盐用来消毒。

沙塘鳢的养殖技术?

方法如下

1.

养殖池要求沙塘鳢的养殖池最好选择在河口或港湾且淡水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带,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面积以1-5亩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注排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

2.

养殖场清理放苗前,排干池塘里的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或漂白粉5-10公斤消毒,以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消毒3-5天后,在池底铺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公斤/亩和过磷酸钙0.05-0.1公斤/亩肥水,3-5天便可放鱼苗。

3.

鱼苗投放放鱼苗前一定要放鱼种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后才能放种。

以上就是关于沙塘鳢捞回来能养吗的全部内容,希望这5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欢迎随时关注我们的网站。

标签: 沙塘鳢捞回来能养吗 沙塘鳢 养殖 周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