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是比较辛苦的,尤其是养母猪更辛苦,母猪产仔后又担心仔猪感染疾病,初生仔猪常常会出现腹泻,这让不少养猪户头疼。初生仔猪抗病力弱,一不注意,仔猪就拉稀腹泻。仔猪拉稀是农村养猪常见的疾病,仔猪拉稀发生率特别高,据统计分析仔猪因腹泻引起的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左右,仔猪因腹泻每年给养猪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仔猪拉稀会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甚至于形成只吃不长的僵猪和导致仔猪死亡。防治仔猪拉稀腹泻,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防治仔拉稀猪腹泻的基础,
一般常见的仔猪拉稀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断奶初期,
仔猪拉稀是哺乳阶段经常发生的主要疾病
第一次下痢拉稀是仔猪生后第三天前后,主要是猪舍污染和初乳不足所造成,应使仔猪尽快吃到初乳,初乳中的酸度更高,以利于消化酶活动,吃到初乳以弥补仔猪消化道不发达和消化酶技能不完善的缺陷;仔猪出生后能否吃到、吃好初乳,是决定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仔猪落地后将仔猪口鼻粘液擦净,然后送到母猪腹部允奶。对产活仔多于乳头数的仔猪及时进行寄养。
由于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发达,被毛稀少,缺少皮下脂肪,寒冷会使仔猪不活拨,食欲减退。因此,仔猪初生后头三天内护理不好会造成大量死亡,适宜的温度下饲养仔猪,仔猪成活率高,发病少,搞好仔猪保温,可使仔猪拉稀下痢发病率降低6O%以上。增重快,仔猪对环境的温度一般是初生时圈内温度控制在35℃,以后每天降低2度,一周后维持在20—23℃。温度的变化,日夜的温差太大,也会造成仔猪拉稀下痢,舍内温差应不要超过2℃,小猪的保温休息区,应不要超过l℃。在寒冷季节产仔可将猪圈门窗用薄膜或草席遮盖,堵塞一切通风洞,定时开门进行空气交换。也可以采用红外线灯罩帮助仔猪取暖。
第二次拉稀腹泻发生在生后7-20天,这主要是猪舍消毒不彻底或污染,保温设备不完备造成。为增强仔猪抗病力,在每100公斤饲料加土霉素5克,同时搞好仔猪的保温。对下痢的仔猪可选用调痢生、痢菌净、氟哌酸等治疗。
必须做好圈舍的清洁和消毒的工作,母猪产仔前三天用菌毒敌1:200倍稀释液对圈舍四周、地面、垫草等用具进行消毒。
仔猪拉稀是断奶阶段经常发生的主要疾病
断奶期的仔猪拉稀腹泻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仔猪断奶时期的死亡率偏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断奶初期仔猪拉稀是由于断奶环境应激,营养应激所引起,断奶时间不要过早,一般在断奶后10-15天内的仔猪多发腹泻,因此,正常的断奶操作是:断奶仔猪不离开原圈不与其它仔猪混养;饲料要逐渐过渡,必须保持哺乳期的饲料不变,不能突然改变,为使仔猪从哺乳期过渡到生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具有诱发食欲的香味添加剂;断奶仔猪饲喂顿数由多到少,逐渐过渡,初期每天喂6次,断奶后可改喂4顿,逐步减少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