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此前有一位患者因为出现发热症状,自以为是“二阳”,谁知随着病情进展竟陷入了昏迷,原来不是新冠,而是疟疾。
这位患者从国外回来以后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便在当地村卫生室挂盐水、打退热针,断断续续治疗了5天,期间感觉症状有所缓解,但几天后被家人发现陷入了昏迷状态,送至医院就诊。在检查过程中,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并出现了脑损害和溶血,随即转往另一家医院的ICU室抢救。经过检查确认为疟原虫感染,医生立即给予特效药治疗和处理并发症,之后患者的意识有所恢复。
之所以说疟疾与“二阳”的症状相似,是因为二者的主要表现都为发热。其次,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腹泻的表现,而部分恶性疟患者也会腹泻,甚至在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的临床表现中,规律的畏寒、寒战一般不会很不明显,头痛、乏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更为常见。
发热、咳嗽等也是很多常见病的症状表现,单凭症状确实很难区分自己“阳没阳”,所以如果有怀疑,建议进行抗原和核酸检测,进一步明确。如果确诊,就要及时对症用药,对于有重症风险的人,比如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则要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
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而新冠药则是治疗的最优手段,只有降低体内的病毒载量,甚至清除病毒,才能更快地得到治愈。
目前口服的小分子新冠药主要有3CL蛋白酶抑制剂和RdRp抑制剂两大类。由于RdRp抑制剂可能会影响人体细胞DNA和mRNA的复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生殖毒性,因此相对来说,3CL蛋白酶抑制剂的安全性会更高。
而用于抗新冠病毒感染的3CL蛋白酶抑制剂又分为联合用药和单药给药。所谓联合用药,除了本身用于抗病毒的药物成分外,还需要同时服用增效剂,以延缓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维持治疗所需要的血药浓度。
但是目前所联用的增效剂——利托那韦,是CYP3A的强抑制剂,会影响多种药物的代谢,如抗心绞痛药、调脂药等,使得这些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引起副作用或降低药效。因此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人,使用需要联合用药的新冠药前,必须咨询医生,并且遵医嘱服用。
换言之,单药给药的拟肽类3CL靶向新冠药安全性会更高,乐睿灵(来瑞特韦片)就属此类。
乐睿灵不需要与增效剂联用,就可以长时间地维持治疗所需要的血药浓度,这种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避免因药物相互反应产生的诊疗风险的治疗限制,是更安全的诊疗方案。该药可以用于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随餐服用即可。
图源网络
乐睿灵的用药限制更少,服用方便,患者的依从性更高,而且对于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来说,也是更优的用药选择。
结语
无论是疟疾还是“二阳”,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还是要做好防护措施,能避免感染就尽量避免。
参考资料:
[1] 可致命!一地发现多个病例,症状似“二阳”,极易被误诊
https://mp.weixin.qq.com/s/8SjTUjzt1uwt__yWyf56Aw
[2]王立,张丽荣,彭军,等. 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224-228.
#二阳##疟疾##发热##腹泻##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