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养殖非常容易陷入“春秋鸡病多,夏季事故多,冬季费用高”的困境。春季气候多变,极易引发多种疾病,在已经到来的春季,如何养好鸡是众多身处养殖一线的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我们就针对春季养好肉鸡来展开今天的文章。
一、春季鸡群的管理要点
1、关注天气变化
我们要及时、准确掌握当地的气候状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锅炉的开停,通风量的调整等。
2、温度合理管控
在肉鸡40多天的饲养中,温度变化需要缓慢、平稳的改变,严禁温度忽高忽低的改变,否则,鸡群难以承受。在此要特别注意,夜间或气温骤降时,舍温升高0.5度,以保证鸡群正常的体感温度。
3、温控的操作
最好与时控风机一致,如果仍然控制不住温度的上升,就需加开风机,通风小窗同时要加大,以保持负压值波动较小,此时的目标温度值在原基础上增加0.5—0.8度,用以抵消风冷效应而造成的体感温度下降。
4、及时消灭病原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保持场内卫生清洁,加强环境消毒工作,降低病原菌存在的种类和数量,是保持鸡群健康成长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5、预防饲料霉变
从饲料原料的采购、贮存、加工到成品的使用,要高度重视产品的品质,杜绝饲料霉变,饲料加工时添加抑制霉菌生长制剂,吸附霉菌毒素等产品,也很有必要。
二、春季常见疾病的防治
1、肉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症
该病又名传染性腺胃炎,主要危害小鸡,患病后的鸡生长慢,运动出现障碍,饲料报酬低,它不同于其他疾病,所以很容易被养殖户忽视。长期不治疗,会导致养殖场效益低,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发病后的鸡早期表现精神,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腹部膨胀下垂,体重仅为正常鸡的1/3。
2、肉鸡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是肉鸡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病,发病率高。该病主要有急性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浆膜炎、关节滑膜炎、全眼球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雏鸡的脐炎、肉芽肿、肠炎、肿头综合症等多种多种病理变化,表现多种多样,异常复杂,经常几种现象同时存在。该病主要呈继发感染,如新城疫、法氏囊病、腹水综合症、沙门氏菌病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3、传染性支气管炎
简称鸡传支,雏鸡感染没有前驱症状,基本是突然发病,然后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呼吸道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有零星死亡现象。蛋鸡感染后症状明显,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和有呼噜声。其实,发病后的鸡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多有精神上整体看上去和健康鸡就不一样。
春季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是大部分地区仍存在着低温天气,由于春季昼夜温差大,因此在养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所以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