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之后,河蟹开始正式进入生长旺季,这个时间段同时也是河蟹塘口会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从水质到水草等问题都会引发河蟹这时期可能会产生的病害。
而5月份比较典型的就是:河蟹肠炎、肝脏病变、黑烂鳃(常规8-9月份会比较流行)、纤毛虫、甲壳溃疡等。
河蟹肠炎;
河蟹肠炎一般由细菌感染造成,在河蟹发病初期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进食量少,肠道有炎症且物食道线,一些螃蟹会分泌有黄色粘液,部分严重的则是会引发河蟹肝脏的病变问题。
河蟹肝脏病变;
这是河蟹养殖不愿意看到,但在5-6月份时期稍不留神就会遭遇的病害问题,一般河蟹出现肝脏病变是基于塘口水质、底质环境出现问题,塘口的藻毒素、氨氮亚盐等指数较高,进而引发塘口内的有害细菌滋生,而螃蟹本身是底栖生物,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就会引发肝脏病变情况。
就症状来说:
初期肝脏的颜色形状大体还算整张但在肝脏末端会有发白的情况,部分到中期阶段肝脏会有糜烂现象且颜色上呈现灰白或者是黄白。
而到了后期的时候河蟹肝脏基本已经全部呈现白、灰甚至发黑!
纤毛虫问题;
养殖螃蟹难免会和纤毛虫打交道,实际上每年的4-10月份这一养殖周期内都会有纤毛虫的问题存在,而其中5月份开始部分塘口纤毛虫问题会逐渐开始明显起来。
对于河蟹来说,纤毛虫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寄生河蟹时,所呈现出来的表征并不明显,河蟹日常活动也是正常,但是当河蟹表面附着了大量纤毛虫的时候,河蟹从手感上来说,摸上去会有滑腻的感觉。
且这时候的河蟹活力降低、且行动迟缓,对外界的反应力下降,日常摄食欲望降低,直接影响后续蜕壳和存活率。
黑、烂鳃问题;
螃蟹出现黑鳃、烂鳃的情况多数也是由于塘口底质问题恶化所引发的,加之部分塘口放养密度大,养殖过程中饲料投放过量之后,容易造成螃蟹食场四周和池塘边浅水区残渣剩饵过多并变质腐烂。
在塘口水体交换量不够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河蟹鳃部感染,不过,一般黑鳃这类情况多发生在8、9月份,部分塘口5月份也会有类似情况出现。
虽然不是主要流行时间段,但需要留心~
而对于黑鳃蟹的表征来说:
病蟹鳃部受感染变色,病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色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则是全部变成黑色,此时病蟹行动迟缓,白天爬出水面匍匐不动,呼吸困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叹气病”!
而烂鳃的现象除了水质环境的问题引发之外,纤毛虫寄生之后引发感染也会造成烂鳃情况。
河蟹甲壳溃疡问题;
一般河蟹甲壳溃疡问题多数是因为河蟹体表受伤,导致水体中的弧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该病对幼蟹、成蟹均可造成危害。
常见于成蟹养殖后期及越冬期,特别是池塘底质发黑、淤泥较多的情况下易发此病,但这类问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几率,所以5月份也需要留心。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标签: 河蟹养殖常见问题和对策 河蟹养殖现状 河蟹养殖问题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