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您囤的药品都用完了吗?剩余的药品怎么处理呢?
其实新冠备药,大多是对症用药,这些药物对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症状也是有效的,所以,别急着扔,只要药品没有过期、变质,完全可以继续保存使用,但是药品的保存方法非常重要。
药品应原包装贮存,保存好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获取药品贮藏条件的重要来源,其中关于药品贮藏温度的要求如下:
注意保存条件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放置,否则会引起药物潮解、霉变、开裂等,不仅影响药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片剂(如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等)一般常温(10-30℃)保存;栓剂(如常用的退烧药吲哚美辛栓等)需要放凉暗处(避光且不超过20℃)。
需要冷藏(冷藏 ≠ 冷冻):益生菌制剂(如含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白蛋白、未开封的胰岛素等)应放置在冰箱冷藏(2-8℃),冷冻可能会破坏药品的有效成分。
不宜冷藏:糖浆剂(如镇咳药右美沙芬糖浆、布洛芬混悬液等)、乳膏剂应存放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需要遮光:氨茶碱、抗菌药物、维生素C、硝酸甘油等。
需要防潮:乙酰半胱氨酸片、克霉唑泡腾片、丙戊酸钠片等。
药品存放要分门别类
成人药品和儿童药品分开、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分开、药品与非药品分开、急救药品与常规药品分开。同时,各种药品要标识清楚,这样不仅方便取药,而且可以及时补充药品。
定期整理药箱
建议每3-6个月整理一次药箱,特别注意查看药品有效期,以及药品外观性状的变化,把过期和变质的药品清理掉,及时补充用完的药品。
药品有效期太复杂,怎么看呢?
国内药品的有效期一般有三种标示方法:
直接标注“有效期至”
如某药品的有效期至2023.01.31,表示该药品2023年1月31日仍有效,2023年2月1日失效过期;
如果有效期至2023.01,表示该药可用到1月底,2023年2月1日失效过期。
国内多数药品采用这种方法。
标明有效期时间,根据生产批号推算
如某药品生产批号20220120,有效期12个月。
由批号可知药品是 2022年1月20日生产的,有效期12个月,表明该药品可使用到2023年1月19 日。
直接标注“失效期至或截止日期(EXP)”
如某药品失效期至2023.01.31,表明该药2023年1月31日失效过期;
若失效期至2023.01,表明该药2023年1月1日失效过期。
需要注意,药品开封后,包装条件发生了变化,它的效期就不再是说明书标示的有效期了,此时药品的有效期叫使用效期。
常见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如下:
药品包装内如果含有干燥剂、棉球等,开封后要把它们丢弃,否则它们会吸附水分,更容易使药品潮湿变质。
过期药品如何处理?
过期的药品为有害垃圾,不但治疗作用大大降低,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如过敏、呕吐、腹泻、头晕眼花等症状。
所以过期的药品应连包装一同弃置于有害垃圾箱内;或弃置于医院药房、零售药店专用的“不合格药品回收箱”,由专业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