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肢蹄病是否传染(猪发生肢蹄病,养猪人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听听专家的建议)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99

猪肢蹄病的诊断与防治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四肢是支撑身体重量的立柱,也是赖以觅食的运动器官。前肢骨骼与全身骨架无关节连接,而是依靠韧带和肌肉与前驱相连,其活动幅度较大、运动灵活,还肩负着调整前进方向的作用。后肢骨骼通过髋关节与全身骨架连成一体,是支撑全身重量的重心。四肢一旦发生疾患,就会引起运动障碍、影响觅食活动,会因营养不良逐渐消瘦乃至衰竭而死亡。

猪肢蹄病是否传染(猪发生肢蹄病,养猪人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听听专家的建议)

猪与其他哺乳动物均具有一样生理代谢功能,不同是圈养猪不需奔波而觅食,长期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四肢逐渐退化、变短,因而较其他动物比较肢蹄病的发生率要高些。

动物肢蹄患病后常因疼痛而跛行(即俗称瘸子)。该病属外科病,发生后直接影响其生长代谢,如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也会导致死亡。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肢蹄病的前提,也是掌握病变肢位、病因及判断愈后的关键。

猪肢蹄病是否传染(猪发生肢蹄病,养猪人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听听专家的建议)

一、四肢性疾患:引起猪发生四肢性疾患的病因有;

1、产前、产后瘫痪:高胎次母猪因缺钙引起产前、产后四肢疲软、站立困难,强迫站立时全身发抖、嘶鸣、并立即倒卧。治疗主要是补钙,可以肌注胶丁钙、骨化醇(维生素AD)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时间应稍长些。

2、风湿症:是胶原组织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是由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诱发的变态反应。多发于营养不良、体弱或生活在阴冷潮湿的舍饲猪。有前肢风湿和后肢风湿或前后肢同时风湿之分别。

前后肢均风湿的病猪其肩部、腰部、臀部肌肉僵硬、疼痛、跛行明显或站立困难。强迫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僵硬症状会减轻。这是与瘫痪症鉴别的要点。治疗主要是肌注或静脉注射抗风湿药。如水杨酸钠、乌洛托品、双氯酚酸钠及地塞米松,配以灌服防风散、独活寄生汤,疗效明显。针灸与自家血疗法也有一定疗效。

猪肢蹄病是否传染(猪发生肢蹄病,养猪人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听听专家的建议)

有人将因脑炎、中暑、中毒引起的神经症状而倒地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衰竭症而倒地不起的病猪也称为四肢有病,这是诊断中认症能力的欠缺或进入了诊断误区。

二、单、双肢性疾患:指某两肢同时或某一肢跛行。这给正确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诊断时要十分认真并掌握一定的诊断要领。根据跛行的步样和步幅来确定患肢。单肢性疾患的病因有:

1.外伤:为个别性散发,病猪因尖锐硬物刺伤蹄叉或某肢肌腱造成的伤痛。检查时要格外注意蹄底和及蹄叉部。如发现伤处应先清除污物,再用双氧水冲洗后,用高锰酸钾水冲洗,再涂以红霉素软膏或其他软膏。必要时须用布包裹。

2.肌腱拉伤:多偶发于30~150斤体重的青年猪,此日龄段的猪年轻体壮,喜打闹嬉戏,常因打斗或地面湿滑而拉伤某肢肌肉或筋腱。此猪会表现为单一病肢跛行。轻度跛行者可不治自愈,重症需肌注镇痛剂,特别严重的需热敷或进行封闭疗法。

3.前、后肢风湿症:前肢或后肢患风湿症时,相应肌群僵硬、疼痛,分别表现为双前肢或双后肢跛行或瘫痪,其诊断技巧是:在没有检查出外伤时,强迫患猪站立行走,如运动后跛行症状减轻,可初步诊断为风湿症。肌注抗风湿药物后,效果明显时,可以确诊。治疗方法同上。

猪肢蹄病是否传染(猪发生肢蹄病,养猪人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听听专家的建议)

三、传染病性疾患:因感染病原性微生物而引起的肢蹄病变,此类疾病有一定的传染性,患畜有一定的数量和相似症状。

1.口蹄疫:口蹄疫病毒侵染病猪蹄叉、蹄冠导致皮下组织积水,引起皮肤起水泡,水泡破溃后露出新鲜肌肉。如环境卫生条件差就可能感染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杆菌等引起蹄部化脓性炎症,轻者造成运动障碍,重者引起蹄叶炎造成蹄壳脱落。造成猪瘫痪并失去经济价值。此病临床症状明显,较易确诊,但治愈较困难。必须早期发现、早确诊、早对症治疗。此病属于国家规定的一类传染病,不准治疗,确诊后要按级上报有关部门 。稀有贵重品种或种畜需要治疗时,应先肌注抗血清,再用0.1%的高锰酸钾冲洗患部,然后涂上紫药水或阿昔洛韦软膏。如有细菌混合感染,尚需每天上、下午肌注抗菌药物,如青、链霉素合剂,连3或4天。

2.水泡病:与口蹄疫病的症状相似,只是病原不同。可以治疗,治疗法与口蹄疫相同。

猪肢蹄病是否传染(猪发生肢蹄病,养猪人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听听专家的建议)

3.腐蹄病:病原为厌氧性坏死杆菌。此病常发生于生活在泥泞地面或地面不洁的猪。细菌通过伤口感染,致使病猪某肢的蹄叉、蹄底、蹄冠部肿大、溃疡、糜烂、坏死。造成病猪跛行。早期发现确诊后,要肌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病程的后期要配合常规外科处理:如切开脓肿、清洗创腔、涂舔抑菌药物等。

4.链球菌性关节炎:猪链球菌性关节炎是一种引起猪关节慢性炎症疾患。病猪前肢腕关节、后肢跗关节的单侧或双侧充血、肿大,表面出现纤维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囊壁增厚、发硬,引起运动障碍。治疗方法是:局部可切开排脓、清创、撒布抗菌粉剂、包扎。肌注青霉素、土霉素或红霉素,连4天。

5.浆膜炎性关节炎:是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多发性腹膜炎和关节炎,临床表现呈慢性经过。患猪先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抻懒腰,后呕吐,此时腹腔已发生炎性渗出、腹水及粘连。前后肢主要关节腔炎性渗出,进而四肢活动障碍,卧地不起。因病原菌属阴性杆菌,故肌注抗阴性菌的抗菌素有明显疗效,如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可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猪肢蹄病是否传染(猪发生肢蹄病,养猪人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听听专家的建议)

来源:开犁

作者:12582农信通平台兽医专家 刘清河

编辑:李萌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标签: 猪肢蹄病是否传染 猪肢蹄病怎么治疗 育肥猪肢蹄病 养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