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马丽侠)内蒙古气象局7月13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兴安盟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温度适宜,气象条件十分适宜草地螟害虫的生长繁殖。截至7月2日,全盟草地螟成虫发生面积750万亩,遍布全盟6个旗县市的林地、草场、农田,是兴安盟1980年以来最重的一次。目前正是草地螟幼虫危害盛期,预计未来一周全盟仍多降水过程,气温正常,虫害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建议当地及时布控进行防治。
据了解,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农业和畜牧业是其主要经济产业。草地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可取食200余种植物,对农业生产威胁极大。草地螟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成虫产卵选择性很强,在气温偏高时,选高海拔冷凉的地方,气温偏低时,选低海拔向阳背风地,在气温适宜时选择比较湿润的地方,内蒙古中东部是其主要繁殖和危害地域。据兴安盟气象局资料显示,5月至6月中旬,全盟平均气温在17.2~19.6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1.6摄氏度;同时全盟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8%~42%。此期间正值兴安盟地区越冬代成虫出现和聚集的时期,适宜的温度、降雨量偏多满足了草地螟成虫迁飞的条件,导致了入夏后兴安盟大面积发生草地螟病虫害。
另据兴安盟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评估中心资料显示,截止7月2日,兴安盟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发生面积750万亩、一代幼虫发生面积480万亩,主要发生区域为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阿尔山。各旗县市草地螟成虫发生普遍较重,是兴安盟1980年以来最重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