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信号器,会通过不同的表现来告诉我们身体里缺了什么。不妨对照一下~
1、抵抗力下降——缺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可增强免疫力、抗感染能力。若你在换季阶段常感冒,而且感冒症状较严重,病程也比普通人长,可能与机体缺乏维生素C有关。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
此类情况常发生在果蔬没吃够的人群身上。
饮食建议: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一点就不怕缺少维生素C。建议新鲜的蔬菜每天吃1斤;水果一天半斤左右。
2、常流鼻血、易骨折——维生素K
天然维生素K有两种,维生素K1帮助凝血;维生素K2则有利于维持骨骼和心脏健康。
因而若常流鼻血、牙龈出血等;亦或者容易骨折,可能与缺乏维生素K有关。
此类情况常发生在有胃肠道疾病的人身上。
饮食建议:最好的维生素K来源是绿叶蔬菜,如菠菜、甘蓝、甜菜、绿豆、莴笋、花椰菜、芥菜等;其次是肉类和乳制品。
但需注意,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膳食脂肪对它的吸收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3、眼睛干涩、胃不舒服——维生素A
维生素A能保护视力,同时在肠胃道以及呼吸道形成保护膜。因而有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的情况;亦或是经常胃部不适的话,可能需要多补充一点维生素A了。
此类情况常发生在用眼过度、饮食不洁或不规律等人群中。
饮食建议:
①每月1-2次食用动物肝脏,每次少于2两;
②每周4-7个蛋黄;
③经常吃橙红色的果蔬,如:南瓜、胡萝卜、木瓜等,其所含的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深绿色的蔬菜,如:菠菜、芥蓝等,一天半斤。
④建议薯类每日50-100克,占主食的1/3。
4、脚气病——维生素B1
这里说的“脚气病”,属于营养缺乏病,而非真菌感染。这个脚气病多发生在以加工精细米面为主食的人群中;另外,经常熬夜的人,会消耗很多的维生素b1,常会出现缺乏现象。
饮食建议:
①燕麦、紫米、糙米等全谷物类建议占主食的三分之一;
②经常吃种子类的食物,如:芝麻、花生、大豆、杏仁等;
③每天能摄入1-2两瘦肉。
5、反复的口角炎——维生素B2
口角炎、嘴角出现裂缝、长期反复的口腔溃疡等,除了内分泌失调原因,也可能与缺乏维生素B2有关。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素食主义者、减肥节食的人身上。
饮食建议:
①牛奶是最大的来源之一,因而每天最好至少有300克奶类摄入;
②动物性食物也要吃,食用肉类的顺序是:没腿的优于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优于四条腿的;并且“红、白搭配”。
6、皮疹、掉发——维生素B7
若脸上长鳞屑红斑性皮疹、头发掉得异常多,以及指甲变得易脆,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7。
饮食建议:
①可以多吃牛油果、大豆、蘑菇、菜花、香蕉等食品。
②不吃生鸡蛋,生鸡蛋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生素蛋白”,它在人体肠胃道内与其他生物素发生作用,会影响部分维生素吸收。
7、手脚冰凉——维生素B12
贫血、皮肤苍白、手脚冰凉等都是缺乏维生素B12会出现的症状。
而此类情况多发生在长期吃素的人身上,因为维生素B12几乎全部来自肉类,因此,平时还是要适当吃些肉、蛋、奶、海鲜类。
补充维生素的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需要对症额外的补充维生素,有些甚至可以使用维生素补充剂,但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
1、不宜长期补充单一维生素
机体的正常活动,确实需要维生素,但并非多多益善。如果长期补充单一的维生素,很可能造成某种维生素摄入过量,从而引发健康危机。
通常,从均衡营养的角度来说,更建议补充复合维生素;而对于需要补充单一维生素的,更建议根据医生诊断来补充,更安全。
2、服用时间不同
①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应在餐后服用,更利于吸收;
②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不宜空腹服用,否则很可能在人体组织未充分吸收利用之前就被排出。
3、避免与食物之间的反应
食物之间一般不会有特别的影响,但也有例外,比如:酒精会影响肠道对B族维生素的吸收,容易引起叶酸缺乏。
4、注意药物对维生素的影响
像胃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硫糖铝等,可影响多种维生素的吸收,需间隔2小时以上分别服用;
氯霉素、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等可拮抗维生素B6;维生素B1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合用会发生变质……
因此若服用维生素前本身在服用一些药物,一定要先询问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