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章永 谭小奇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漫步于祁东县乡村田野,一处处规模化、园林式的养殖场格外显眼,大大小小的畜牧养殖场,一个个牛壮猪肥、鸡羊成群,满脸喜悦的农民,无不彰显着现代畜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
此情此景,让人深刻感受到祁东县畜牧水产局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带来的“畜”势勃发的新景象。
近年来,祁东县畜牧水产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养殖业惠农政策,坚持“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的总原则,按照“做强做大生猪产业,稳定渔业和家禽生产,重点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和特种水产养殖,加快草食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严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确保了全县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数字是最有力的说明。2017年,全县共出栏生猪130.2万头,同比增长0.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72万头,增长1.3%;出栏牛6.75万头,增长1.7%;出栏羊33.5万只,出笼家禽1220万羽,增长1.1%;水产品产量6.17万吨,增长2.2%;养殖水面达15.8万亩。
生态养殖,牧业发展添活力
实现畜牧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绿色畜牧水产业,才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畜牧水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祁东畜牧水产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立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养殖业体系,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突出特色,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巩固良种生猪生产,保持适度规模,积极发展湘西黑猪、藏香猪、芙蓉凰鸡等地方品种,扎实推进退耕还草项目,开展草食牧业品改工作,扩大优质肉羊肉牛生产,提高牛羊肉生产能力,完成了水产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新发展稻田养鱼1.36万亩,特色养殖养蛙、养泥鳅1.2万亩。同时,加快产业融合,引导农户发展新型经营模式,推广温氏、新五丰、正大等“公司+农户”新型养殖主体11个,提高养殖生产组织化程度,今年全县新建猪场10个,其中新增年出栏1万头规模猪场3个,年出栏4000头以上的5个,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羊场1个,规模养殖量占全县养殖总量比例达82.4%;2017年,该县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示范标准化猪场3个,水产健康养殖面积达 12.4万亩,健康养殖示范面积由75%提高至80.2%。培育发展壮大了富康生猪养殖合作社、拓东肉食水产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养殖龙头企业,全县提质改造B类定点屠宰点1个,新增生态家庭农场6个,休闲渔业9个。
严格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始终紧绷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之弦,不侥幸,不懈怠,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是大力推广养殖业标准化。全县目前共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9个,市级示范场13个,完成“三品一标”认证养殖场2个。二是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宣传,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在东方国际举办了全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暨动物产地检疫推进年活动培训会,全县157户规模养殖大户,贩运户(经纪人)共计350人参加了培训会议。抓整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根据《2017年祁东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全县组织力量,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对养殖业生产、投入品市场开展了“瘦肉精”、饲料兽药、水产品、生鲜乳、肉品卫生和农资打假七大专项整治。三是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加强屠宰管理执法,打击私屠滥宰。去年共执法20余次,通过执法关停了3家小型屠宰点,取缔了3家私屠滥宰点,没收销毁白板肉800余公斤,销毁病死猪15头。祁东拓东屠宰场与前年同期相比,截至去年10月底,多屠宰生猪4300余头,现每天市场上投放鲜肉量达到17吨,有效地保障了全县肉品质量的安全……
加强治理,促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养殖环境专项整治,以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着力解决养殖环保突出问题,对全县396个养殖场进了环评登记备案,把养殖业财政项目资金与养殖环保挂钩,对全县158个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粪污综合利用设施改造,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铺设暗管暗沟,建设沉淀池、沼气池等畜禽粪污统一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4个A类、B类屠宰点建设了专业污水处理设施,设施配套率达95.6%。大力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该局以国家养殖业项目资金为支撑,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了250万元用于粪污处理项目,共11个,现已全部通过了验收。全县目前对养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共有五种方式,其中推广引导养殖户实行沼液种养结合26个、生态能源发电3个、异位发酵床零排放28个、水生植物塘处理6个、污水一体化净水技术模式1个,利用养殖废弃物建设有机肥厂1个,养殖废弃物做到了循环利用。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去年,该局与浙江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中心1个,建设冷库10个,发放冰柜70个,购置收集车2台,配齐了相关设施设备,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与保险、财政奖励资金挂钩。积极推进江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在全县开展了以电鱼、毒鱼为重点的整治行动,去年共查处电鱼案件12起,没收电鱼机12个,违法渔具50件。
精准扶贫,助民走上致富路
一座座养殖园区闪亮登场,一栋栋标准化圈舍拔地而起,一个个规模养殖户脱颖而出......初春时节,走进祁东步云桥镇瓦子村,生态畜牧让老百姓漾出了幸福的笑脸。
“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过去我们一家一户单干,现在有了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牧业,仔猪包供应,成猪包回收,技术包服务,养猪轻松洒脱又赚钱,这等好事比外面打工没有差,明年我还要扩大规模……”谈起养殖专业合作社,初尝甜头的瓦子村3组贫困户陈大伯很是感慨。
龙头舞起来了,农户发动起来了。近年来,祁东畜牧水产局根据上级和县扶贫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不断完善扶贫规划,加强对贫困户的养殖技术培训,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产业扶贫作为中心工作来完成。一是推行“合作社+农户”、“公司+贫困户”龙头带动扶贫发展模式。去年,全县共推荐10个养殖企业,结对帮扶6300个贫困人口,安排产业扶贫资金1600万元。二是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全县在步云桥、四明山、风石堰等乡镇实施肉牛、肉羊养殖、黑猪养殖等扶贫项目5个,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建设。三是加大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局安排资金36万元用于结对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村人员的养殖技术培训,共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13次,培训人次达1000余次,对贫困人员进行肉牛、养鸡、生猪、养鱼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脱贫致富能力。
岁月如歌催人进,奋马扬鞭更向前。对于祁东县畜牧水产局的工作者而言,成就与辉煌只能代表过去,机遇就在眼前。该局局长李祥云满怀希冀地说:“今后,我们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新的发展历程中,依靠科学技术和党在农村的优惠政策,创造出更新、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