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营养基础知识(漫谈蛋鸡营养)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鸡技术 466

田文清

蛋鸡营养基础知识(漫谈蛋鸡营养)

首先什么是营养?

我个人认为营养包括三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地提供蛋鸡所需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最大限度地合成自己的体组织。各位如有兴趣,我们一起探讨。

一、最大限度的提供营养物质

包括蛋鸡需要的各类营养。蛋鸡有自己的营养标准,但标准是不一样的,目前有我们的国家标准、美国的 NRC标准、育种公司的标准、各企业的企业标准。

那我们到底按照什么标准提供营养呢?

国家标准比较低,NRC标准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制定的标准,育种公司的标准非常好,企业标准很难讲。有的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还低、有的企业标准比育种公司还高。我们自己国家研发不够,确实抄了很多。为什么说标准?因为我们要按照标准做事,所以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营养方案、不同的配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品价格。所以你会看到2000多的预混料、也会看到6000多的预混料。即使是 NRC, 也是实验室环境下做出来的。离商业饲养环境,还有距离。

仔细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预混料?

很多的营养标准考虑的是蛋鸡正常状况下的营养需求,没有考虑蛋鸡应激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应激状态下,蛋鸡对维生素的需求会成倍增加。在考虑我们饲养的蛋鸡一年中有多少时间处在应激状态下,夏天,冬天,春秋?我认为蛋鸡一年中应激状态会有大约10个月,所以我们应采用什么样的营养标准?按照这样的营养标准做出来的预混料应该值多少钱?到底按什么标准供给蛋鸡营养,搞清这个问题,最大限度满足蛋鸡营养需要。应该是比较高。那也是直接抄欧洲标准,不适合咱们国家。欧洲人的膳食结构,就要那样限制,而我国国情不同,不存在那样的问题。所以,各位应该明确最大限度供给的概念。一般预混料厂家,不会考量脱霉问题,只是告诉你要脱霉,但他不加脱霉剂。但目前玉米霉变情况比较严重。这个提法好,多花一点钱,买优质原料,如玉米、豆粕、小麦、大麦都没有问题,但要讲究用法。

蛋鸡营养基础知识(漫谈蛋鸡营养)

二、最大限度的消化吸收

蛋鸡采食的所有营养,要想用自己所用,必须消化、吸收,必须有酶的参与。没有酶,蛋鸡什么也不会吸收。但蛋鸡体内的内源酶不够时,需要补充外源酶,如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你的蛋鸡料添加了什么酶?添加了多少?玉米、豆粕含有很多的纤维、半纤维素、果胶等,怎么处理才能让你变废为宝?需要酶。蛋鸡所有的消化必须有酶的参与,酶的组成之一是辅酶,而维生素是组成辅酶的重要部分。所以,除了添加外源酶,还要提高内源酶的产生。有了足够的酶,蛋鸡才能最大限度的消化营养物质。而酶的质量也是差别很大,不同厂家的酶差别也很大,吸收的问题直接和肠道相关。蛋鸡必须有很好的肠道,肠道内的菌群平衡,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吸收的目的。纤维素酶,小麦的种皮与玉米完全不一样。就蛋鸡而言,可以完全使用小麦。近几年的试验,蛋鸡吃小麦可以使用到78%纤维素酶添加到300克/T, 添加量不同的酶要问不同的厂家。

为了蛋黄质量,要添加加丽素红和加丽素黄,那是唯一被批准使用的类胡萝卜素产品。一般石粉9%, 氢钙1. 5%, 如果使用植酸酶,氢钙 0. 8% (不要这么低,会出问题,周进喜提示大家)。加丽素的添加目的,不只是着色问题,还是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作用比VC高50倍以上。蛋种鸡饲料添加加丽素红,可以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肉鸡试验,添加加丽素红,每只母鸡可以多出4只健康的母雏。

三、最大限度的合成自己的体组织。

这个和蛋鸡的健康状况直接相关,健康时,合成大于分解,亚健康或患病时,分解大于合成。道理很简单,实际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对于蛋壳发白,抛开疾病,添加Vc试一试,200克/吨全价料。Vc对于蛋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孵化、出雏30克,而且,雏鸡出壳后,腿,喙的颜色是比较漂亮的颜色。蛋壳的形成过程,简单的说,先织网,在沉积钙磷,我们考虑的是提高受精率、孵化率、没有考虑不能去孵的蛋的销售问题。如果考虑鸡蛋销售,加40确实太红,只为得到一个为人接受的蛋黄颜色,加20就可以。同时,为了煮熟不掉色,可以考虑配合加加丽素黄一起使用,效果很好。

本文转载自第三届(2015)河北省蛋鸡产业发展大会《蛋鸡营养讨论》,作者田文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蛋鸡营养基础知识 产蛋鸡的营养指标 蛋鸡各阶段的营养指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