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
古人的“限定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网友:端午整活,还得看古人
花式吃粽
端午节
吃粽子必不可少
但你知道粽子的历史有多长吗?
约在春秋时期
就出现了粽子的雏形——
角黍
汉代后
粽子逐渐融入端午节
并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
后来,糯米粽在唐代成为主角
取代了黍米
江西九江曾出土过一对南宋的粽子
距今已有700多年
(700多年前的粽子长这样↓)
如今
粽子馅越来越“花哨”
其实,这方面古人也不含糊
宋代典籍记载
除常见的枣、糖
粽子还可加入松栗、姜桂、胡桃等材料
苏东坡还曾吃过杨梅馅的粽子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网友:苏东坡不愧是北宋第一美食博主
赛龙舟
端午赛龙舟的节俗由来已久
古人赛龙舟的场面有多盛大?
刘禹锡在《竞渡曲》中这样写道
“扬桴击节雷阗阗(tián),乱流齐进声轰然”
除了诗词
在画作中也有体现
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
是现存最早描绘端午节赛龙舟的画作
水上百舸争流,奋楫扬帆
岸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赠扇
你知道吗?
在古代,端午有赠扇风俗
寓意“扬仁风”
两晋时期
扇子是文人士大夫的随身用品
并成为风雅的标志
赠扇更是友谊深厚的象征
《晋书·袁宏传》中记载
袁宏即将外出做官
好友谢安设宴饯行,赠扇一把
袁宏马上明白其中深意
并说道
“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后来,唐太宗在端午亲自题写
两把“飞白扇”送给臣子
希望他们“庶动清风,以增美德”
由此端午赠扇便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扇文化
有着深厚的底蕴
扇子的形制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
听说扇子还是古人社恐必备神器
铸剑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古人认为端午之日
能够打造出正阳之剑
因其纯阳之盛而具有辟邪效果
剑
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百兵之君”
也是正义的象征
青铜古剑少虡剑
是古代八把名剑中唯一面世的一把
它以历经千年磨砺而不变的锋芒
向世人展示着威严与凛然正气
端午祛病祈福
古人整得明明白白
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民间有五月为“毒月”“恶月”的说法
系五彩绳、饮雄黄酒、浴兰汤
......
端午节的很多节俗均围绕
祛病防疫、祈求安康进行的
系五彩绳
端午节自古有以五色丝系臂的节俗
古人认为用五色丝搓成彩色线绳
系在手臂或颈项上可以驱除灾害
健康长寿
清代典籍《清嘉录》中就记载
结五色丝为索
系小儿之臂
男左女右
谓之长寿线
除了系五彩绳
古人还会挂香囊
以此辟邪祛疫、祈福消灾
直到现在
每到端午节
羌族人都会制作
装有艾草的香囊
小小香囊
制作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浴兰汤
浴兰
是端午节祛病防疫的一种方式
指用兰草、艾蒿等煎汤沐浴
以祈求安康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
《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
“(五月)蓄兰为沐浴也。”
避五毒
蟾蜍、蜈蚣、蛇、蝎和壁虎
是古人眼中的“五毒”
仲夏端午“五毒”出没
为了祛“五毒”
古人会喝菖蒲酒、雄黄酒
据说,古人还有一款“避五毒神器”
一年一端午
一岁一安康
你的家乡有哪些端午节俗?
来源: 央视一套
标签: 端午古人都叫什么 端午节古人干什么 端午在古代是什么节日 端午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