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审核认证。
什么是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常合并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
引起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哪些?
正常位置的子宫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损伤或者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
1. 妊娠分娩,特别是产钳或者吸胎困难的阴道分娩,可能会导致盆底组织受到过度牵拉而松弛。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导致未复旧的子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 慢性咳嗽、频繁地举重物或便秘而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可导致子宫脱垂。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也可因为腹压增加导致子宫脱垂。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出现的支持结构的萎缩,在盆底松弛的发生或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子宫脱垂有哪些症状?
轻症患者一般无不适。重症子宫脱垂对子宫韧带有牵拉,并可导致盆腔充血,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重症患者常伴有排尿排便困难、便秘,还会发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并引起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引发尿路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孕期、产褥期: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产;加强孕期产褥期保健,定期做产前检查,孕期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怀孕晚期,应适当休息,不要参加过重体力劳动。产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做产后体操,做腹肌和提肛肌收缩锻炼。早下床活动,但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也应避免久站、久坐、久蹲。
中老年时期:及时治疗、慢性咳嗽,适当控制体重,应尽量减少提重物和增加腹压的锻炼项目,进行缩肛运动,锻炼盆底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