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疫情防控,传染病预防,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心理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疫。
2.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学习榜样,强化使命感、责任感。
3.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逆行者的壮举,获得前进的力量,胸怀感恩,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疫。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激趣设疑
1.谈话引入:如若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阻隔,2月25日这个原定的春季学期返校报到日,将会是老师和同学们在春天里最喜悦的相聚时刻。新冠肺炎让我们不得不延迟开学。所以我们在这一课,必须说一说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悟。
2.明确学习目标:
(1)疫情防控知识
(2)安全知识
(3)春季传染病预防
(4)心理教育
二、自主学习,互助探究
1. 疫情知识知多少?
(1)了解世界几次大型的疫情
(2)了解本次疫情:冠状病病毒。
A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B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一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二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三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孕妇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这次疫情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1)学会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家在做什么?医生在做什么?
疫病无情,人有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检验出了众多从业者的成色,也锤炼着这个时代的偶像观。
A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正和她的团队在武汉忙碌在抗疫一线。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告诉记者,李兰娟院士工作忘我,每天只睡3小时。
B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离开了人世。无论是新冠疫情爆发的当下,还是疫情平息以后,医生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吹哨人”,必须尊重他们的专业判断,保护他们在业务领域发声建言的权利,及时响应来自一线的预警。
C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们是英雄,那里灯火通明,他们夜以继日,风餐露宿。
D疫情严峻,意志坚定。长沙宁乡市一支由18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应急救援志愿突击队,第一时间请战,根据当地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活跃在大街小巷、高速路口等地,参与疫情防控处置。
E在这场生死搏斗的战争中,挺身而出的是军人、是医生、是科研人员,他们的专业权威、专业精神、专业能力支撑起了中国,让数以万计的病患充满了生的希望。
(2)学会选择:选择由意义的人生,无愧于社会。
(3)学会改变,改变我们不良的用餐习惯。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保持手卫生;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曲轴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4)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乏力、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7)正确使用口罩,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2.安全知识问答(抢答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3.春季传染病预防
种类:流感 麻疹 水痘 风疹 腮腺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猩红热 手足口病
为什么春季传染病高发?
A气温变化莫测。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使得机体调整失去了平衡,容易患病。
B病原微生物生长活跃。春季万物复苏,环境中的细菌、病毒也随之进入活跃繁殖期,为疾病传播奠定基础。
C人体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下降。春季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
D人口流动量大。捂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在春季纷纷走出家门,或外出打工,或开学上课,人口流动频繁,为病菌的传播提供方便。
3.进行心理教育
A不仅要依靠信心和态度,更需要依靠科学和技术。
B崇尚科学,就必须从我做起,不仅要认真听讲,博览群书,也要注重思考提问,动手实践。 从小树立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意识,才有可能用科学战胜愚昧。
C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抓紧时间学习科学,掌握规律,创新创造,争做国家栋梁和有用人才,这也是时代赋予学生的。
D.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
搜集这次战役中的动人故事,找出自己最为敬佩的英雄,以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为题,写一篇关于未来的自己怎样面对疫情能做什么的文章。
五、课堂总结
1.当下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