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暴雨强度(接近历史极值的暴雨,你给杭州打几分)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309

潮新闻 记者 张留 李睿 刘俏言 詹丽华 实习生 郑宸

7月20日清晨,阳光洒向杭城,早高峰准点到来,城市运行如常。

就在19日晚,杭州部分地区积水的画面刷爆网络:一些小区出现了“瀑布电梯”,传言积水达到3米多深;一些下穿通道遭到水浸,部分车辆被淹;一些区域遭雨水倒灌,居民家中和地下停车场进水……

如何应对暴雨,拷问着“城市良心”。这场雨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在“疯狂倒水”?我们的城市应对得妥当吗?一个个疑问冒了出来。

杭州暴雨强度(接近历史极值的暴雨,你给杭州打几分)

最大小时降雨强度接近主城区历史极值

“在马路上工作了27年,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雨”;

“应该是这几年最大的雨了”;

“像是从天上往下泼水”;

……

回想起这场大雨,许多人还是一阵唏嘘。

在网络“光速”传播的“瀑布电梯”,就发生在拱墅区麓云苑小区。

“我们小区建成8年了,之前下雨时虽然有积水,但从没发生过电梯进水。”麓云苑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地势北高南低,暴雨发生后,积水加上小区人工湖水的倒灌,两股水流叠加,造成了地势最低的3栋、4栋内涝。

不过,对于短视频中所传的“积水已达3.3米”,物业工作人员则表示否认,“小区积水没过了膝盖,3.3米指的应该是电梯井中的积水。”

这场强降雨到底有多大?“我们所说的‘红色暴雨’,是指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而当天最大降雨强度在临平运河街道兴旺村,一小时达到104.7毫米,最大的雨量在拱墅石桥街道华中社区,达164毫米,是比较极端的。”20日上午,记者联系到杭州市气象台时,他们正好在进行复盘。

“这么大的短时降雨,落雨区还比较小,所以有些区域出现了严重积水。”杭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暴雨主要发生在杭州城区北部,包括拱墅、临平和上城的部分区域,因此雨量更加集中。

其实,这个范围内的城北半山一带,一直是杭州主城区短时暴雨比较集中的地方。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主城区一小时降雨127毫米的历史极值,就出现在拱墅区康桥附近。

杭州暴雨强度(接近历史极值的暴雨,你给杭州打几分)

拱墅区东新街道新颜苑社区内发生积水,社工们积极处置中

雨不仅下得大,而且下得急。18时05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8时20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8时4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短短35分钟内,杭州暴雨预警信号连跳两级,说明雨越下越急。

为什么会这样?“19点前后,一直是杭州短时暴雨发生概率最高的时段。”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傍晚时段降雨概率高。同时,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偏东气流共同影响,降雨出现在局部区域回旋、少动的现象,因此就出现了极端的降雨强度。

杭州暴雨强度(接近历史极值的暴雨,你给杭州打几分)

突发的“红色暴雨”需要预判

“红色暴雨”考验着整座城市的反应能力,是突发,也需要预判。

19日傍晚,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裘杰仍在杭州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平台前忙碌着。作为杭州市城管局水设施河道中心安全应急处副处长,他和同事们在前一天就收到了来自杭州市气象台的预报。

在平时,杭州市气象台每天都会向各单位通报《每日天气动态》,17日、18日、19日连续三天的通报中,都维持了“预防局部短时暴雨”的预判。根据《杭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杭州市防指决定19日19时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和实际降雨情况,与各相关部门进行视频会商分析研判,一旦响应几倍达到三级以上时,相关部门就会入驻指挥部联合办公,共同决策应对强降雨天气。

而杭州市气象台之所以能给出这些预判,就是依托不断加密的气象监测站,实现了对乡镇范围的预报。而将气象数据与管网水量数据融合之后,杭州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平台又进一步实现了对一平方公里范围气象网格的内涝预警。

“18时01分,我们启动了城管系统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比杭州市气象局发布黄色暴雨预警信号还早4分钟。”裘杰说,杭州市城管局重点关注着43处易积水点、70余个桥涵洞等市政设施的应急处置,因此需要时刻严阵以待。

杭州暴雨强度(接近历史极值的暴雨,你给杭州打几分)

这份警惕是必须的。随后一小时内,杭城暴雨倾盆,城北区域成为短时暴雨中心。这时,与裘杰并肩奋战的,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了10人。雨量、积水点、河道水位……10个人一边紧盯平台预警情况,一边分头调度指令。

这些调度指令,都通过短临预警分析系统,发送到了全城应急处置人员的手中。

19日17时11分,胡晓接到一条来自石桥街道的应急预警:近期强对流天气比较多,请大家做好提醒工作……

19日18时05分,胡晓又接到一条强降水实况警报:石桥街道景荣社区气象站30分钟雨量已达38.5毫米……

作为景安社区党委书记,胡晓看到这条预警信息时,心里更加紧张了一些,因为预警中的景荣社区与景安社区,仅隔了一条东新路。就在他收到预警信息时,积水逐渐漫过了小腿。

预警信息一条接一条,一条比一条更细致,主要得益于杭州率先试点的短临预警分析系统。2021年,应急管理部选取浙江开展试点,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预警防范和协同处置能力。这套系统涵盖了应急、气象、林水、城管、规划资源五部门,所有部门的预警信息,都可以直达村级网格员和受影响人员。

像胡晓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就都被纳入了预报范围,构建了叫应和应对闭环机制,确保预警通知及时到岗到户到人。“随着闭环机制的建立,也要求我们对短时暴雨强度预报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人说,精度进一步提升后,基层处置人员和市民就可以作出更加恰当的反应。

杭州暴雨强度(接近历史极值的暴雨,你给杭州打几分)

面对暴雨,城市如何更有韧性?

“红色暴雨”还考验着城市韧性。

由于一些历史和客观原因,确实会出现降雨量大于排涝水平的情况,这在全球各地或多或少存在,“红色暴雨”下的杭州也不例外。

“只用了5分钟时间,丁兰路下穿道的积水,从5厘米迅速升到了30厘米,这是多么大的瞬时雨量啊。”杭州市路桥集团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高正说,他第一次见这么急的雨,已经超过了丁兰路下穿道的最大排水量。

按照相关规定,城市设施在规划最大排水量时,一般参考的是前十年的最大降雨量。“丁兰路下穿道是2016年建的,设计时的最大排水量是每小时60毫米,而19日晚上的降雨已经高达每小时82.6毫米。”高正说,下穿道是丁桥区域的最低点,附近河道的水位急速抬升,就会造成倒灌,这个时候抽水也只能保证积水不会越来越深。

杭州暴雨强度(接近历史极值的暴雨,你给杭州打几分)

面对硬件条件的限制,杭州全力加大排水能力。

让一些杭州市民感到意外的是,这次许多往常的积水点并没有“遭殃”。

“过去一年,城管部门通过疏浚市政雨水管网、增设排水管道沟渠及泵房等方式,成功治理销号积水点115处。”杭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其中就包括位于城北区域的明石路541号、碧桃巷17号等,这次并未形成积水。尤其是115处销号积水点中,还有30处重点防御点位,这次“红色暴雨”中,它们也都经受住了检验。

防汛“硬件”在提升,防汛“软件”——协同处置能力也在跟上。

黄色暴雨预警发布之后,裘杰一直关注着上塘河的水位。

“上塘河穿拱墅而过,关系到强降雨区域的排涝,如果排涝不畅,那么积水会更加严重。”裘杰说,上塘河自16时30分开始预降预排,短时强降雨后上塘河东新河口逼近3.6米的警戒水位,沿线电厂热水河船闸、南应加河闸门、姚家坝泵站、施家桥闸站闸门陆续全开,向运河进行行洪排涝。另一头,杭州市林水局先后调度三堡排涝工程、八堡排水泵站参与流域排涝,将杭州城市内河水迅速排入钱塘江。至24时,上塘河东新河口水位降至2.96米。

上塘河水位在下降时,交警和消防队员也在一刻不停地忙碌着。20日凌晨5时,交警胡旭勇在忙完积水路面执勤后终于回到家,再次换下一身早已湿透的警服。临平区消防救援大队钱江站站长李春林带领队员们来到东湖街道一街区,抢救20余家商户的物资,又调来沙袋预防再次受损。

同样在路口“执勤”的胡晓,也跟许多人一起忙到深夜。在暴雨中,他们发现积水主要是因为落叶堵住了排水口,就赶紧用钳子等工具疏通,由于积水浑浊不清,只能一点点摸索。“幸亏有物业和热心居民的帮助,我们很快就清理好了,并打开了排水口,水位也稳住了。”胡晓说,因为处理及时,虽然雨量很大,但是景安社区七个小区的地下室都保持安全,而随着雨势渐小,路面的积水也渐渐回落。

从看得见的“硬件”提升到看不见的“软件”提升,从事后处理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职能部门参与向社会共建共享,这些都是城市防涝防汛的韧性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杭州暴雨强度 杭州暴雨22分钟 杭州历史最大暴雨 杭州 暴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