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猪周期拐点(2023是猪周期拐点区间吗猪肉股还Ok么)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222

谈猪周期前,提一个问题:为何大家很少谈论“牛周期”,“羊周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养猪的国家之一。中国养猪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与猪相关的文物和器物,证明了猪在中国文化和经济中的重要性。

在古代,中国人主要是以饲养野猪为主,用来供应食用和仪式祭祀。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饲养家猪,并将猪肉作为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猪肉已成为民间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他牛羊鸡的品种的养殖和食用占比相对的逊色很多。

猪肉作为我国家庭主要肉食来源,深受老百姓和政府的关注,猪肉供应稳定和价格合理性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 。

作为股民,也自然少不了关注猪肉养殖行业。那么猪肉养殖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关注和研究,以下是个人从几个方面的一些关注和浅薄认识。

第一:成本端

  1. 饲料成本:饲料是猪肉养殖的最大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60%以上。猪饲料包括精料、料和粗料等多种类型,不同的饲料价格不同,因此饲料成本的大小也会有所差异。猪饲料通常是由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组成的饲养家猪的饲料。猪的常用饲料种类很多,按营养划分为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8大种。其中玉米价格走势格外重要。
  2. 劳动力成本:猪肉养殖需要劳动力投入,包括饲养、清洁、喂食、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劳动力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10%到20%。
  3. 养殖场建设与维护成本:建设养殖场、购买设备、维修、电费、水费等费用都属于这个方面的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10%到15%。
  4. 兽医和药品费用:猪肉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这需要兽医和药品投入,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5%到10%。
  5. 其他杂费:包括保险、税费、包装、运输、销售等费用,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地区和养殖规模等因素。

因此养猪企业对于成本的把控尤为关键,我们以牧原股份为例:牧原股份算是国内养猪绝对龙头,2020年公布的完全成本略低于15.5元/kg ,是目前降本增效做得最好的。金新农成本则来到了18.4元/kg(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是由于周期下行的原因,目前生猪出栏价格依然处于亏损边缘。生猪养殖行业生存压力大。

另外玉米价格的走势尤其值得关注,“猪粮比”这个指标:这个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 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 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 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第二:需求端

每年秋冬季是旺季,然后2月份到9月份是猪肉消费淡季,叠加疫情原因,居民端整体消费水平和意愿受到一定影响。我们咱可理解为需求并无明显增加。且中长期来看,需求量变化差异很小。对于资本而言,想要调动,操控需求变化基本没有多大可能,所以需求端我们姑且可以简单理解为固定变量,不用过多考虑消费端变化。

第三:供给端

2023年生猪出栏量同比22年预计增加4.43%,22年生猪均价18.69元/kg,预计23年生猪均价16.26元/kg左右,各月份如何表现取决于当期养殖端出栏节奏。

一季度生猪整体供应量高于22年同期,整体供应偏宽松,但也非绝对过剩,猪价波动幅度不及去年同期,但不排除短期极端化预期导致的极端行情出现。

第四:基本面*能繁母猪存栏变化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4343万头,环比减少0.55%,同比增长1.7%,能繁母猪存栏自1月开始连续两个月下滑,2022年5月以来能繁母猪连续增长趋势被打断。从能繁母猪绝对值变化来看,22年最低点值为4月的4177万头,12月增长至阶段性高点4390万头,累计增幅在5%,而21年二季度能繁高点约为4560万头左右,由此来看,目前母猪产能处于中间值状态,不支持现货暴涨及暴跌行情出现。

母猪淘汰:一般情况下淘汰母猪价格大概为毛猪价的0.7左右,22年7月后淘汰母猪/毛猪比价持续处于高位,并延续至今。2021-2022年初生猪养殖极度亏损后,养殖端对母猪群进行更新换代,母猪生产效率及使用寿命较前期有明显提高,这也导致淘汰母猪量较非瘟期间有所减少,价格表现偏强。另外,23年春节后分割入库热情较22年有所提升,价格相对较低的淘汰母猪更受厂家青睐,因此尽管市场传言冬季猪病对产能产生影响,但并未对淘汰母猪价格产生较大冲击。

母猪补栏:22年5-7月、9-10月出现了短期的母猪补栏高峰,母猪价格表现相对强势,22年11月现货开始回落后,市场补栏热情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目前生猪养殖亏损,但卖仔猪仍有一定利润,二元能繁价格维持稳定走势为主。当前生猪养殖栏位相对充裕,空栏率偏高,不排除现货好转后补栏热情再次增长可能,母猪去产能进程及幅度仍待评估。

仔猪补栏:从能繁母猪到生猪出栏有十个月的窗口期,此期间发生任何意外都会对未来出栏量产生影响,仔猪作为比较重要的中间环节,是对前期能繁母猪产能的验证,也是中期不确定因素中较为重要的因子(仔猪断奶后成活率相对稳定)。

第五:机构博弈

通过种种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龙头牧原股份绝对的出栏优势6200万头(高出第二名温氏股份近一倍);

下图是牧原股份近几年的大额定增融资情况。

2021年猪周期拐点(2023是猪周期拐点区间吗猪肉股还Ok么)

牧原大额定增

牧原股份去年60亿融资扩产,说明养殖大户们凭借着良好信誉和融资优势,依然在顶着亏损压力扩充产能。这对于行业内加速出清落后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一方面,对top10 排名以后的中小养殖企业,个体/家庭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猪周期下行走势可能会因此而延长,在这场比谁能活得更久的耐力赛中,难言赢家。

最后:股票市场的机会

近期A股市场上的猪肉股并没有受到生猪期货长期阴跌走势的影响,中小盘的新五丰,巨星农牧两只股票走出了30%左右的漂亮走势。(可惜此时我的仓位并不多)

2021年猪周期拐点(2023是猪周期拐点区间吗猪肉股还Ok么)

新五丰的放量启动

但在中小盘火热的同时,大盘股并没有太惊喜的表现。依然不温不火。对于22年40元成本定增的机构来说,此时的行业可能并不具备明显的周期反转的信号。

2021年猪周期拐点(2023是猪周期拐点区间吗猪肉股还Ok么)

牧原股份的月线图

对于周期股的投资,周期反转的节点判断尤为重要,可能作为散户来讲,不需要太精确的把握反转时间节点,对于二级市场资金动向稍加关注即可。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早的介入可能会面临长期低迷的考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轻仓跟随等待锦上添花的时刻,当生猪出栏价格全面站上盈亏平衡点时等待丰收。

结论:2023 猪周期上行可期

有人会有疑问说,猪肉股现在亏损这么严重,一年亏几百亿,为何要现在就投资,为什么不等到都赚钱了再开始关注?我的理解是:这恰恰是周期股投资逻辑现状;中华文化强调阴阳调和,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对于强周期行业的投资,都是需要在超低估值(PE)时候考虑退场(最赚钱的时候),而在超高估值(PE)(甚至行业最困难)的时候考虑逐步进场。煤炭,航运,猪肉等周期行业大多如此。

叠加近期生猪疫情的刺激,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出栏量数据来看,再加上二级市场股票的强劲反应,相信否极泰来。不少游资已经提前开始布局,炒股炒的是未来,相信2023,猪肉版块会是块“肥肉”!

分享几本关于周期的书籍,共勉!

1.《周期》【美】霍华德·马克斯

2.《投资最重要的事》

标签: 2021年猪周期拐点 2023年底猪价大涨 2023年猪价会涨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