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今天大猪价行情走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今天大猪价行情走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会跌,一会涨,猪价走势诡异,立秋后,猪价能否涨翻天?
一会跌,一会涨,猪价走势诡异,立秋后,猪价能否涨翻天?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一会跌,一会涨,价格不会长期固定不变的。价格有升有降是非常正常的,今年的猪价好像是有人操作似的,只要肥猪价格一有涨价的趋势,马上就会有大量的肥猪出栏,造成肥猪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萎靡不振,这可能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造成肥猪价格一会跌,一会涨的主要因素,养猪业进入红利时期后,一时间大量的社会热钱涌入了养猪业,养殖企业数量增多,原来的养猪大佬们就不容易控制生猪价格和养猪利润,猪肉价格的话语权即将丢失,一些老养殖企业采取不惜血本地人为地大量增加春节后的淡季肥猪出栏数量,这种竞争使肥猪销售价格持续下跌,致使新进入养猪业的养殖企业亏本惨重。一些新进入并且资金不雄厚和经营能力差的养殖企业就会因为竞争失败而放弃养殖,就会被淘汰出局,迫使体单力薄的企业尽快退出养猪业,重操旧业,竞争减少了,养猪业就会重新洗牌,新的垄断就会形成。另外由于长时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跌过生产成本,现在出栏肥猪如果是购买的仔猪,每斤的生产成本在12.5元左右,如果是自繁自养每斤生产成本在7.5元左右。养猪人亏本惨重了,一看见生产肥猪价格稍微回升,不顾一切将存栏的肥猪密集出栏,造成市场肥猪供大于求,肥猪价格当然是要迅速下跌的。
立秋后,进入了猪肉的消费旺季,猪价会明显上涨,但是由于肥猪资源充足,不可能涨翻天。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只要肥猪的迅速价格在每斤10元以上就谢天谢地了,这样,出栏的肥猪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
一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即将结束,旺季马上来到。现在各家各户在春节前所准备的肉食品已经消耗差不多了,并且近两年来农户很少屠宰年猪的,大多数都是到农贸市场购买猪肉,肉食品积蓄不多,现在需要购买新鲜猪肉量了,一年一度的猪肉消费淡季将缓慢结束。立秋后很快气温就开始下降,气候凉爽了就开始进入了猪肉消费的旺季,每年在中秋节前一个月左右市场猪肉价格就出现明显的涨价。同时立秋后的传统节日比较多,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公历12月21—23日的冬至节、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的除夕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大量消费猪肉的。猪肉消费旺季的来到能够大量资金猪肉的销售量,价格就会有明显的上升。
二是经过几次的收储,现在存栏的大肥猪数量大量减少,出栏的肥猪逐渐趋于供需平衡,价格逐渐稳定和稍微上涨。
三是进口和销售的冷冻猪肉数量大幅度减少,这段时间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非洲猪瘟流行,这些国家生猪生产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也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这些国家不得不加大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国际粮食价格的涨价,造成肥猪生产成本的增加,国际猪肉价格上涨,进口冷冻猪肉利润大幅度减少,冷冻猪肉进口量减少,进口冷冻猪肉的大量减少,就会使国内猪肉价格稳定,然后缓慢回升。
四是现在国内的生猪产能不足,生猪养殖数量不足,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现在生猪养殖数量仅恢复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前的2017年的水平,我国每年生猪递增必须达到5%才能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发展速度,缺额在15%以上,因此,国内的生猪生产并没有真正的饱和,与正常发展速度比较,缺口还是大的,到中秋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旺季,肥猪供应的缺口就会显示出来,猪肉价格是要上升的,而且上涨幅度是相当大的。现在市场上出栏肥猪过多是由于养殖企业按照工业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养猪,过于集中出栏肥猪,消费量没有得到有效的增加,显得现在养猪数量已经饱和了的假象。因此,许多人认为现在养殖的生猪数量过多了,其实不然,生猪产能仍然是不足的,养猪人不必要匆忙出栏肥猪,忍一下,减少市场肥猪供应量,使出栏肥猪数量达到供需平衡,价格就会回升。
立秋后,猪价为什么不会涨翻天呢?
一是现在国内规模养猪企业就达到18万家,肥猪是充裕的,市场不会缺乏肥猪,因此猪肉大涨价是没有基础的,养殖企业想像2019年那样垄断猪肉价格也是很难办到的,猪肉价格上涨不是很大的,估计每斤在15元左右徘徊。养猪人将告别亏本时期,进入盈利时期,但是现在养猪的红利时期已经结束,那种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的梦不要做了。
二是农村养猪数量明显增加,前几年由于农村养猪政策的变化,环境保护、禁养殖区的划定等,新农村建设禁止村庄内养猪,这些因素使农村养猪数量大幅度减少,国内的生猪养殖仅由几家超级养殖集团养殖,这样容易发生价格垄断。在猪肉价格暴涨期间,国家出台养猪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养猪,事实证明,农户养猪几十年来没有发生猪肉价格波动这么频繁,现在农户已经普遍养殖有生猪,因此猪价不会涨翻天的。
三是国家采取投放储备猪肉和收储肥猪余缺,稳定市场猪肉的价格,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版《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有政府的收储,肥猪价格不可能再继续下跌了。市场猪肉价格大涨,政府就会大量投放低价的储备冷冻猪肉,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因此猪价不会涨翻天。
2018年猪价已过,2019年猪价行情走势开始,后市又会如何?
2018年猪价已过,2019年猪价行情走势开始,后市会如何?
对于任何人来说,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才是重要的,对于养猪人同样也是,不管2018年的猪价好坏,都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着眼于2019年,不要沉迷于过去。那么,2019年猪价行情以及后市会如何呢?
个人认为可能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时间段,我们一一来分析。
上半年(2019.1-2019.6)
2019年虽然仅仅过去半个月,但是已经发生了2起非洲猪瘟疫情,临近年关,疫情的发生给猪价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一边是有猪卖不出,一边是买不到猪肉。造成这样的局面都得“谢谢”非洲猪瘟。
按目前的形势来看,19年上半年非洲猪瘟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养殖户不能掉以轻心。从补栏的角度来讲,现在补栏的话出栏的时间大致在8月-9月份,如果到时候非洲猪瘟影响小了,猪价恢复了,那么这批补栏的猪也许会卖上一个好价格。但19年上半年的猪价,不是很乐观,因为春节过后,人们对于肉类消费进入一个疲软期,猪价面临再次下跌的可能。
下半年(2019.7-2019.12)
现在很多人都看好19年下半年的猪价,笔者也比较看好。为啥这么说呢?19年的8月份也算是非洲猪瘟发生一周年,相信消费者也消除了对于猪肉的一些看法,会正常消费猪肉,再加上现在养殖户不敢大规模的补栏,只想着先把手里的猪卖完,因此,19年的下半年猪价很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个人认为中秋节,国庆节会是两个时间节点。
除此之外,如果说从18年开始算是一轮新的猪周期的话,非洲猪瘟加速一年,到了19年的下半年这一轮猪周期也算是快到头了,所谓的涨三年跌三年,也许会再次到来。说的再直白点,假如猪价一直这样地下去,别说养殖户受不了,收猪的也受不了,都想赚钱,都想猪价上去,大家说对不?
以上就是关于19年猪市的一些看法,19年下半年下跌,下半年会迎来上涨。如果大家有其他看法,欢迎朋友们下方留言交流
受非洲猪瘟影响2018年第四季度生猪价格出现“产区低,消区高”的两极分化的局面。随着农业农村部放开猪肉跨区流通,区间价格逐步缩小。2019年节前受到销费需求拉动预计生猪价格企稳回升(不含疫区),节后受产能减少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计有较大上涨空间。
2018年猪价已过,2019年猪价行情走势开始,后市会如何?
2018年的猪价行情可谓一波三折,1~4月份的下跌,5~8月份的恢复性上涨,8月中旬到12月份的震荡慢跌,让养猪的朋友也受到了行情的“颠簸”。2019年开年1月1日~3日,连续三天小涨,接着一路下滑,猪价来到了目前的每公斤13.35元。那么2019年接下来的行情如何演绎,综合市场各方面因素分析来看,目前至3月份应以弱势震荡行情为主,继续淘汰劣势产能;4、5月份行情企稳,6~12月份之后生猪价格震荡上行的概率偏大。
一、2019年1月份已经走了半个月时间,价格并没有因为新年的到来而有所表现,仍处于低位震荡走势。其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也很好理解:一个就是北方生猪产区价格下跌的拖累,目前的全国生猪均价每斤6.68元左右,比前期下跌了五、六毛钱,主要就是因为东北三省及山西、内蒙等主产区生猪运不出去,跌幅较大拖累所致。
第二个是进入1月份黑龙江明水和和江苏省泗阳县两个大型猪场发生猪瘟疫情,对市场人气影响较大,导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第三个是市场情绪不够稳定,从2018年到现在,由于猪价快速下跌、环保政策、以及猪瘟疫情,一些人急于抛售,导致市场供应过于充分。虽然目前面临农历新年的猪肉消费高峰,但这种扎堆出栏的现象对生猪行情的意义仍然相对有限。
二、预计节后,行情会继续以震荡的方式,淘汰劣势产能,当产能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生猪行情自然会出现回暖的走势。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连续三个月的时间,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持续下滑,据12月份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并称已经接近警戒线。从这组数据来看,生猪行情转好的时间不会太远。
三、2019年6月份可能是生猪行情重要时间窗口,从几个方面分析来看,生猪上涨行情的“拐点”都指向6月份。一是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按照五年一个猪周期的计算,预计2020年初可能出现的猪周期上涨“拐点”,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加速产能淘汰,“拐点”有可能在今年6月份提前到来。二是生猪价格从2018年12月初开始下跌,到6月份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已经到位,出现恢复性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三是到6月份的时候,此前发生的大部分非洲猪瘟疫情点都已经解禁,如果后续发生不多,南北生猪调运将会有所好转,会有利于行情的发展。
综合上述几点分析,2019年接下来的行情,大家不要悲观,在搞好疫情防控,确保养殖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生猪生产,在下跌的时候我们可以认赔,在猪价上涨的时候,我们手里要有“筹码”。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年前猪跌肉不跌!年后猪价会延续年前的猪价,肉价不会延续。
下半年要看农历六月,七月的猪价才能判断以后的行情!
如果农历六月,七月,价格比较靠谱,那么,下半年猪价会起来,但不是高峰!
首先看行情宝数据
整个2018年上半年持续快速下跌,跌至近10年来最低水平,季节性反弹后再度进入下跌。而实际上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全国平均价格的下跌幅度要远远小于北方主产区的跌幅。东北地区已经跌回全年最低水平。
那么猪价在2019年还能涨吗?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是季节性的上涨。
我国猪肉产量与生猪出栏量走势相关性强,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点。春节和国庆中秋是全年猪肉消费两大旺季,因此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猪肉价格走高,猪价环比增速为正,猪肉产量和生猪出栏量提高,第四季度为猪肉价格高点。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回落,3-4 月份为猪价低点。次旺季为国庆中秋双节前,猪肉消费在 8 月开始回暖,猪肉产销除 2016 年外,历年生猪价格变动表现年内符合“短周期”规律。
其次是周期性的。
目前全国各省的母猪产能淘汰有目共睹。至于说南方地区高利润下的扩张也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是成了奢谈。至于规模大企业的扩张,东北的受到重创,其它地区的面对疫情也以安全生产为主,扩张速度较原计划也都打了大折扣。
因此2019年猪价一定有上涨,只是上半年仍然面临着持续下跌的风险,这是因为产能淘汰时间和季节性的原因造成的。
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受疫情影响,我国2018年生猪出栏量依然超过6.8亿头。根据上市公司的销售简报,生猪养殖规模企业2018年生猪出栏量均大幅提升。温氏股份生猪出栏量合计为2230万头,同比增长17.1%;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合计为1101万头,同比增长52%;正邦科技生猪出栏量合计为554万头,同比增长62%;天邦股份生猪出栏量合计为216.9万头,同比增长114%。
因此2019年的猪价涨幅仍不可过于乐观。
再来看看最近农业农村部的信息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年猪肉批发市场均价为每公斤18.7元,同比跌12.1%。8月份非洲猪瘟发生后,受活猪跨省禁运政策影响,区域间供需出现不平衡现象,产区跌、销区涨;随着各地改“调猪”为“调肉”,流通渠道逐渐通畅,产销区猪价分化趋缓。
农业农村部观点:2018年生猪市场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总体有限,猪价波动不大。预计在春节前,生猪价格将保持稳中略降,市场供应充足,这一点请社会放心。2018年12月份,全国肥猪平均出栏体重124.27公斤,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表明主产区仍存在压栏的现象;生猪出栏比上月增长9.5%,养猪场户集中出栏较多;定点监测集贸市场猪肉交易量同比下降14.4%,消费需求偏弱。总的看,市场供需相对宽松,春节前价格保持总体稳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关于2019年的生猪市场形势,总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猪价将看好,所以养殖场户应适时补栏。据我部监测,2018年12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8.3%,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5%的预警线,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生猪上市量偏少,猪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行情宝 首答于悟空头条,转发请注明来源)
农信互联,专注生猪行业分析服务,欢迎点赞关注!
11月27日~12月3日全国猪价走势分析!猪价逼近11元,究竟啥情况?
我认为12月生猪价格会由涨转跌!养猪农户可以适当参考!
随着11月低天气变冷以后,生猪市场迎来黄金旺季,在天气转冷以后,大家迎来了腌制腊肉的一波高潮。使得批发价格普普遍上涨1~2元涨至11元左右,再加上猪仔出栏价格连续4个星期创新高,农户对猪肉的价格普遍看好,承继续上涨态势。
而且到冬季猪的饲料价格普遍上涨。一方面猪肉价格持续低迷,一方面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农户普遍不愿意再继续亏钱养猪,提高猪肉的出栏价格,稍微赚点钱,农民才有利可图。
但是在大前提下,国家政策提醒各位农户,猪肉库存过剩短期还没有改变。从9月份以来,冻肉库存累积去库存只超过10%。未来冻品如果继续出库打折扣,对市场造成阶段性的压力。
综合上述,我觉得短期内是因为天气原因变冷,导致全民开始腌制肉品腌制香肠类,导致猪肉价格小幅上涨,但是猪肉过剩的情况还没有改变,而且冻肉库存比较庞大,请农民朋友谨慎参考,预计未来12月行情可能有涨变跌。
好的,我是呆小萌喜欢的朋友点个赞,谢谢。
全国猪价在年前会回落的,也不会高到哪去,国家的储备肉会慢慢的放出来的,价格会随国家的调控而稳定的。在说,现在各大集团的库存猪并不缺,只是短时间内没有较大的猪出栏,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市场上的猪多了起,供给关面平衡,消费疲软,价格自然回落,望各大养殖部合理扩大规模!
答:新一轮的猪价上涨马上开始,这次的涨价不是由东北带领的,而是由南方广东、东南等地的消费地长带动的,涨价的号角已经吹起,而东北已经变成啦啦队,跟着南方涨,只要南方的需求还存在,东北的猪价跟外省的价格存在一个大的差价,那东北的猪价还会有上涨的余地,大猪会变得越来越抢手,特别是河南、山东的大猪马上就会突破10元大关。
数据说明
11月27日~12月3日全国猪价走势分析
全国的猪价经历了几天的上涨之后逐渐稳定,近期北方大猪外调开始顺畅,同时散养户增重支撑猪价继续小幅度的上涨。截止昨天,全国的生猪均价接近9元/斤,而南方地区因为腌腊的巨增,很多地区的价格已经接近10元,部分地区出现了11元的成交价格,四川省的个别区域更是出现了13元的猪价,传统销费高峰期的到来,但部分压栏增重的大猪如果集中出栏对未来的一时间有一定的平抑效果,也间接的说明大家所期望的大涨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所以大家还是要做到有序的出保,保障自己利润的最大化。
全国的生猪价格正在稳步地向上,而饲料的价格也“配合”着猪价的上涨,多地因天气恶劣,影响交通运输,各饲料公司不堪“原料上涨”的重负,正大、海大、通威、双胞胎、正邦、安佑、铁骑力士、九鼎、万家好等数十家饲企集体宣告涨价,涨幅在25-100元/吨左右,此次涨价,已是本月的第三轮涨价。如果这样一算的话,也说明了大猪越养其实利润并没有增幅很多,反而标猪是实实在在地赚到钱。因为养殖时间越长料肉比越不划算!风险越大!
①涨价,觉得还会涨,所以不卖,争取更大的利润;
②稳住了,认为涨势暂缓接下来还会涨(贪婪);
③稍微落一点,认为是调整,下蹲是为了跳得更高;
④继续回落,心理开始有点纠结,但是此时卖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有些人还会觉得面子过不去;
⑤再往下走,已经不是回调而是反转了,我们自己也基本看清了局势,可此时价格已经落了很多,心理非常不舒服,但还是心存(希望),不愿相信事实,甚至有人破罐子破摔。
以上只是个人的想法。我是风兮乎66。感谢大家的支持。
从11月27日到12月3日,全国猪价走势缓慢上涨,看不到下滑的压力,这段时间,300斤以上的大肥猪短缺,200到300斤之间的也不多,这段时间生猪比较短缺,这段时间应该是季节性的缺猪,并不代表着未来也缺猪,在南方几个省份,生猪价格接近十一元,现在南方制作腊肉已经接近尾声,过了12月3号,生猪有下滑的风险,养猪户要合理安排卖猪时间,逢高出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今天大猪价行情走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今天大猪价行情走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