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西省仔猪价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江西省仔猪价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仔猪和饲料接连涨价,猪肉价格却全面下跌,猪价会掉到15元吗?
现在整个猪市而言,随着猪价一直保持高位以后,我国各地的仔猪价格就不断攀升。仔猪价格攀升的背后其实是养殖户纷纷补栏的结果。而不管是农户还是大型养殖企业而言,现在对于养猪人而言,仔猪是供不应求的。
特别是很多养殖户想迅速补栏,但是自己又没有自繁自育仔猪的条件,因此仔猪需求不断上升,仔猪价格也就居高不下。
下图为5月17日全国生猪(外三元)、玉米、豆粕收购价格表,可供参考:
仔猪和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猪肉和生猪价格却不断下跌,后期猪肉价会不会掉到15元/斤?
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26.81元/公斤,比昨天下跌0.13元/公斤;内三元生猪均价25.57元/公斤,比昨日下跌0.13元/公斤,土杂猪生猪价格24.99元/公斤,比昨日下跌0.18元/公斤。整天猪价不断下跌,但是仔猪价格和饲料价格却在上涨,今天豆粕价格上涨8元/吨。对于养殖户而言,养殖成本增加,养殖利润降低。
目前来看,全国生猪价格依然高位,出售一头大猪获得的利润仍然在1000元以上。相比猪瘟之前而言,现在养殖利润依然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猪肉价格能到15元/斤吗?
猪价肯定是逐步回调到正常市场状态的,但是猪肉价格要下跌到15元/斤还比较远。现在的猪价下跌是新冠疫情过后大猪集中出栏导致的市场猪肉供应过多的结果。而且目前整体生猪存栏依然同比去年下降幅度在25%左右,我国仅仅一个季度消费的猪肉量大概就高达400万吨之多。而现在出栏生猪基本上是去年10月份以后补栏的仔猪,在去年下半年猪瘟依然持续,补栏数量并不多,缺猪依然存在。
随着6月份的到来,我国整体猪肉消费也进入淡季,预计到10月份之前整体猪价不会上涨太多。但是随着目前复工、复产、复课的进行,猪肉消费也将会出现大增。整体猪价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15元/斤的猪肉价格在今年恐怕比较难以实现,对此您认为呢?
仔猪和饲料接连涨价,猪肉价格却全面下跌,猪价会掉到15元吗?答案是肯定的,猪价回调是迟早的事。
前段时间一直是涨涨涨的猪价,在近期终于变成了跌跌跌,这是消费者乐于看到的。在笔者所在地区,今天到市场问了一下价格,猪肉的价格已经跌到了26元——28元一斤。虽然下跌的幅度不大,但毕竟比以前35元的价格下跌了不少。
一、目前市场猪价进行回调。
自从2019年下半年猪价出现疯狂的上涨后,市民便开始告别了跌价猪肉,猪肉价格一直都超过了20多元,在最高峰的时候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5元的高价。但随着国家各项复养政策的落实,加上养猪高额利润的回报的诱惑,目前各路的资金都积极入市养猪。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大资本的入市,加快了产能恢复的步伐。比如,近期有消息称万科也开始参与到养猪业中来。因此,生猪的产能恢复还是比较快的。
二、仔猪价格一直处于高位。
目前市场上的仔猪价格也处于历史的高位。仔猪的价格之所以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市场补栏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想争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市场一猪难求,从而推高了仔猪 的价格。另一方面,这轮猪周期中,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也出现了大幅的下滑,从而出现了仔猪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这造成了仔猪的价格也节节攀升,30斤的仔猪价格有的地区已经达到了2000元一只,破了历史纪录。
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生猪价格虽然开始出现回落,但由于市场的猪价利润仍然比较可观,市场补栏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因此仔猪价格还处于高位。
三、饲料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
除了仔猪价格上涨,今年以来饲料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目前,大部分的饲料价格都上涨了150——300元一吨。饲料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等因素,饲料的原材料价格出现了上涨。另一方面是生猪产能的恢复,饲料需求的增加带动了饲料价格上扬。饲料价格的上涨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目前市场上的生猪养殖规模在逐渐的扩大。因此,饲料价格与生猪的价格往往形成反比例。
四、猪价回逐渐的回归理性,回归是15元是必然的。
我国的生猪价格在去年受严重的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节节上涨,最高甚至达到了20多元的历史高位。这样的价格远超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也超过了生猪的本事价值。猪肉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肉类消费,占了所有肉类消费60%以上。因此,猪肉价格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食品价格,也直接影响我国CPI的高低。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生猪产能恢复顺利开展,市场生猪供应肯定会逐步的增加,猪价回调是必然的。目前,随着市场价格的回调,有部分地区的猪价已经跌回了15元内,估计后期应该还会继续的回调,猪价要回归理性是市场的必然需求。
猪肉是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肉食来源之一,猪肉的价格高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如今,仔猪和饲料接连涨价,猪价会不会掉到15元/斤?在此,大海发表以下几个观点,供大家讨论。
1按目前猪肉行情,今年不会掉到15元/斤这个价,由于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有限,据中国农业有关网站获悉,2019年底能繁母猪存栏2045万头,比2018年7月下降31、21%,存栏母猪减少,导致仔猪供应不足。
2养猪周期长,养猪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一个最古老的行业,从猪仔到育成肥猪,全生育期要五个月时间,养猪生产周期慢,导致猪肉价格下降不明显。
3受猪瘟影响,国内库存明显减少,国外冷冻猪肉不受欢迎,去年国内部分中小养猪场血本无归,今年再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投资养猪行业。
以上仅属个人观点,建议养猪户保持理性,切勿过度追踪和扩产。
感谢读者,我是关心三农领域的大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期待大家转发和关注。
猪肉价格从三月下旬开始走低,并且越来越可以用“全面下跌”来形容了。在生猪价格走低的同时,仔猪的价格却开始居高不下,同时豆粕等饲料的价格却开始了一轮上涨。很明显,养猪的成本提高了,那么未来的猪肉价格会是什么样的走势呢?
在往年这个时期,各地的养猪场以及养猪户们,都到了传统的补栏时刻,尤其是猪肉价格一片看涨的情况时,购入仔猪更是养猪户们一致的选择,补栏会相对积极。但积极的补栏也会同时推动仔猪的市场价格,现在一只15公斤左右的小猪每头2000元已经是一种常态了,预计这个价格还将会继续稳定一段时间。
在饲料方面,15%水分玉米均价每吨1998元,相较前日每吨降1元。43%蛋白豆粕均价每吨3198元,相较前日每吨上涨51元。可见近期饲料的原料价格开始明显上涨,饲料也呈现出即将上涨的苗头,准备养猪或者已在养猪的您,可能又要重新核算一下生产成本了。
不过,今年猪肉价格的向好势头依旧不减,这从养猪户们补栏的火热热情上就看得很明显,补栏价格也没有收到生猪价格下降的影响,依旧保持在2000元以上。生猪养殖户并没有因为仔猪和饲料价格走高从而减少产量。
现在猪肉的批发市场上,猪肉价格在每公斤47.48元,波动虽有,还不算大目前基本上肉价都稳定在每斤24元上下, “吃不起肉”的情况有所缓解。价格上来看,外三元的猪肉价格和内三元猪肉价格,以及土杂猪价格相比,显得高一些。
这次猪肉价格的下跌,分析起来,应该是多重原因叠加的效果。
首先就得提一下储备肉。虽然说每个星期投放市场的储备肉有2万吨,相对于国内巨大的猪肉消费量来说,可以说储备肉的投放量并不大,但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每次的投放,都对猪肉的价格走势有着导向和稳定的作用,并且保障在投放后的3-4天时间内,肉价有向下的趋势。
其次猪肉屠宰企业复工,让屠宰企业有了操作空间。屠宰企业为了让利润达到较大,也为了库存的做准备,也不会让猪肉价格涨上去,毕竟现在是屠宰企业复工后补充库存的关键期。
再有现在各地疫情得到控制,陆续解封。复工复产的企业多了起来,带动了堂食和外卖也多了起来,消费比较前期来讲从家庭消费渐渐变为餐饮业需求,但这只是一种趋势。毕竟多数的学校食堂以及餐饮业仍旧处于停业和半停业状态,终端的消费量不足,价格高涨的猪肉价格和居民收入相对减少,让人们不得不放弃猪肉消费。从长期来看,随着餐饮、学校,以及食堂的开放,猪肉消费量上升,猪肉价格才会继续上行。
最后,从大趋势可以看出,短时间内的生猪价格还是会大概率的下跌,但是不会“一跌到底”,跌到每斤肉15元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在缺猪大环境下,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性。随着猪肉价格本轮即将跌到谷底,5月份复工企业的增多,猪肉价格将会迎来新一轮上涨。
从全国500个价格监测点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猪类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创历史新高,市场一再出现“天价”猪肉。1-11月份,活猪价格从13.12元/kg上涨至34.89元/kg,涨幅166%;猪肉价格从23.16元/kg上涨至54.91元/kg,涨幅137.1%;仔猪价格从22元/kg上涨至77.75元/kg,涨幅253.4%。12月份生猪类产品价格小幅下滑,截止12月底,活猪、猪肉、仔猪价格分别为33.28元/kg、51.09元/kg、75.41元/kg,环比分别下降4.6%、7%、3%,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38.6%、115.7%、233.2%。
2019年价格分析:2019年生猪类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每头100kg左右的生猪利润在1200-1500元之间,养殖户利润空间较大。生猪类产品价格持续攀升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非洲猪瘟的影响。自2018年8月全国首例非洲猪瘟发生以来,随着疫情的扩散,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双下降。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10月份400个生猪监测县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41.4%;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上涨0.6%,同比下降37.8%。二是受环保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此前在环保禁养限养的政策影响下,许多中小规模养猪场及散养户陆续被淘汰,导致生猪产能下降,市场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环保政策的出台无形之中提高了养猪门槛,加大了养殖场对环保设施的投入,提高了生猪养殖成本。三是受消费需求的影响。目前猪肉仍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在全国肉类生产中的占比超过60%,猪肉刚需比较大,但目前我国生猪类产品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价格迅速攀升。另外屠企和商贩的有意抬价,运输、人工等成本的增加,都影响着生猪类产品价格的上涨。
2020年行情预测:201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这对恢复生猪市场是一大利好,而这种利好于11月底初现效果,全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探底回升,生猪类产品价格也开始止涨下跌。受生猪自然生长规律的限制,预计2020年5月份以前生猪市场供应仍将偏紧,但由于过高的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再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控,今年上半年生猪类产品价格将以稳为主,后半年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价格有望回落。
2019年七八月份的生猪价格会怎样?
谢谢邀请回答,个人观点如下,小张认为今年2019年的猪价价格虽然呈现上涨趋势,升值空间也比较大,但是个人认为生猪价格会在春夏之季,它仍然会笼罩在2018年的阴影之中,还是让人于心不安,只是猪的价格慢慢回炉。秋季只能让猪价稳定下来,不会有所大的增长率波动性,但是七八九月是个陈上起下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为了整个冬季做准备,冬季猪价生 猪价格都会有所大幅度的上涨趋势。
春秋两季也就是1-5月底怎么也是会在2018年的影响下猪价会小幅度的涨一点,但是都不会有多高,有时候会出现回跌现象,因为非洲猪瘟刚过去,但是前不久在新闻里看见了,已经已经有人违法把患有非洲猪瘟的猪肉做成成品,人心惶惶不放心购买了,所以说春夏两季还是直接有所影响的,秋季6-8月份大量的新的猪户新的猪价,不出现任何问题的话,价格应该只是稳住,不会持续上涨趋势。弧度不会太大,只会让人观望,不管你养殖的是科学化还是生态养殖化,都只会出现观望的局面,而冬季9-12月就不一样了,大量输出那个时候猪肉价格趋势不可挡,会不断的升值。市场量扩大。
2019年七八月份的生猪价格会怎样?
马上就要进入2019年了,由于一年多来的生猪市场纠结的走势,大家肯定会对明年的生猪行情怀有更多的憧憬,把更多的希望带到2019年,那么明年生猪的行情究竟会如何呢,简要阐述一下个人的想法:明年1-2月初,价格应以上涨为主,但上涨空间不会很大,大概率的会在14.5元/公斤左右;2月初到6月末,出现回调的几率较大,7月份行情企稳后,生猪价格会出现震荡攀升的走势。
一、从生猪市场的表现来看,这两天已经企稳并出现小幅上涨,并且从上涨的特征来看,东北三省及省份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价格较高的的省份有一些回调。节日12月20日,生猪价格稳中向好,平均生猪价格13.85元/公斤,各省份涨跌数量基本相当,上海、山东、天津、山西的等7个省份出现上涨,重庆、贵州、安徽、江苏等省份出现下跌。下面是具体生猪价格:
二、关于明年1到2月份猪价上涨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大消费因素,一个是冬季的季节性消费,在这个季节,北方居民、尤其是东北居民猪肉消费大大增加。第二个是元旦和春节期间的节日消费,这个期间里,由于同学聚会、家庭聚会、战友聚会等等聚会,对猪肉的消费也会大增。第三个是南方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区正是腌制腊肉腊肠的高峰期,对猪肉消费也很大。所以说春节前这段时间生猪价格会有一些上涨。
三、春节后,由于消费的持续下降,2月份到6月份生猪交投会比较清淡,生猪价格会出现震荡回落的走势出现的概率会比较大。一个原因是,目前市场有观点认为进入7月份猪价会应该“拐点”,主要理由是预期在2019年末出现的猪周期上涨起点,会因为非洲猪瘟而提前,时间大约会提前到7、8月份。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今年8月份以来,为规避风险,产能进一步减少,据了解目前生猪存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9%,能繁母猪减少6.9%,这将影响到明年下半年标猪数量,为猪价上涨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明年七、八月份的猪价还比较乐观的,如果真的能迎来猪周期的“拐点”,那才是养猪朋友所期盼的事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温馨提升:近日三农广讯发表粮价视频,请大家关注本号,随时查阅!
连续两年猪价的持续低迷,再加上2018年8月非瘟在东北的首先爆发后,凶猛的疫情随后陆续席卷全国,跨省禁运,导致主产区价格低迷,有多少中小养殖户倒下,广大猪农朋友为了减少损失不得不压缩规模,甚至清栏弃养的情况都随处可见。在上述几种情况的叠加打击下我国生猪存栏迅速下滑,能繁母猪也被一压再压数量也处于历史较低位。猪周期再一次从底部进入了向上的爬坡期。
现在的猪,多不多。远处我不是很了解,近处不多。收猪的不多,卖猪的不多养猪的也不多,够大的猪也不多。总体整体看,是少了很多的。
物以稀为贵,只要你挺过非瘟,接下来猪价应涨到10元每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西省仔猪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西省仔猪价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