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接到不少养殖户的电话反应河蟹放苗后开始大量的上岸,笔者根据多年塘口技术服务经验,对容易引起河蟹上岸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1、清塘药残
药物泡塘后,处理不彻底,残留量高,会导致河蟹上岸。特别是菊酯类药物,分解慢,残留时间长,在土壤中逐渐释放;且河蟹对此类药物极敏感,会引起河蟹中毒上岸,影响河蟹体质和前期成活率。
处理措施:针对农药残留一般的解毒剂很难解除,解毒灵 专业解除菊酯类等农药残留,有很强的吸附性和分解性。
2、氨氮、亚硝酸盐高
若环沟长期不清淤,清塘不彻底,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从底泥中释放,会导致河蟹上岸。
处理措施:使用“水博士”外泼,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的毒性,配合“强效底净”改底,解底毒、增底氧,降低毒素影响。
3放苗应激大
(1)蟹苗经过长途运输,放苗后会出现上岸。(2)天气温度温差大,急剧降温和升温,河蟹应激大,会出现上岸。
处理措施:放苗前使用“黄金多糖和抗激灵”泡苗;剧烈变温天气,外泼“抗激灵”,降低蟹苗应激反应。
4细菌感染(烂鳃、黑鳃)
蟹苗在苗塘养殖时,由于密度大、底部环境差、越冬期间管理松懈,易出现烂鳃、黑鳃、磨爪等细菌感染的情况,被感染的河蟹在放苗后容易上岸。
处理措施:外泼超碘,减少细菌感染。
5、加水刺激
加水时,水流刺激,引起河蟹聚集,在进水口附近会有河蟹上岸。
处理措施:“黄金多糖和抗激灵”外泼,稳定水质抗应激。
6、“老头蟹”
河蟹苗没有严格挑选,有部分“老头蟹”,出现“老头蟹”上岸。
处理措施:直接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