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放苗前准备工作(河蟹放苗很重要,这些关键点你做对了吗)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171

众所周知,2022年的河蟹养殖市场较为惨淡,超长的高温期导致蟹塘管理难度大增,蟹苗质量堪忧,养殖效益大打折扣。新年伊始,大部分河蟹养殖区域陆续开始放苗工作,鉴于去年的教训,养殖户该如何做好放苗工作呢?

河蟹放苗前准备工作(河蟹放苗很重要,这些关键点你做对了吗)

一、苗种选择

蟹种放养时间越早蜕壳相对越早,因此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为了蟹种下塘后早点蜕壳,已提前在春节前完成放苗。投苗前,有几点农民朋友要引起重视。

01 科学规划

结合往年的经验教训和市场需求,明确今年的目标、放养模式、投放密度、管理方式、风险应对措施,坚持科学规划,不可盲目跟风。

02 蟹苗挑选

蟹种挑选应遵守壳青肚白、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的原则。判断蟹苗质量,首先观察体表洁净程度,是否有磨爪、溃疡、纤毛虫等较明显的问题;重点观察蟹苗的肝胰腺和肠道情况,如肝胰腺颜色有无发白、断肠、红肠等,鳃部的洁净程度也可以准确反馈出蟹苗养殖过程中水环境的好坏,翻身有力也是挑选蟹苗时较常用的观察手段。

河蟹放苗前准备工作(河蟹放苗很重要,这些关键点你做对了吗)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完蟹苗后不要急于下塘,很多养殖户往往忽视了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的产生,我们建议在

01 吐水

蟹苗投放前吐水工作是必须要重视起来的,吐水一般包括蟹苗出苗塘后的吐水及放养塘吐水两个环节,特别是针对蟹苗需要远距离运输的,苗塘出塘后蟹苗的吐水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如果吐水不彻底或者时间过短,蟹苗运输途中耗氧量就会增大甚至出现苗袋中底层苗缺氧的情况,会显著降低蟹苗的体质,影响最终的放苗成活率。

02 泡苗

蟹苗投放前泡苗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一方面河蟹在放苗过程中会有应激反应,比如:水环境变化应激、温度应激等;另一方面在人工选苗、运输途中,蟹苗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如:残肢、断爪等;因此泡苗工作要围绕提升蟹苗抗应激能力及避免机械损伤诱发的细菌感染两大方面下功夫。

河蟹放苗前准备工作(河蟹放苗很重要,这些关键点你做对了吗)

泡苗要点:

①泡苗溶液浓度不能过低,否则无法达到药浴效果。

②泡苗选择的消毒/抗应激产品不可刺激性过大,以免造成水质问题对蟹苗造成伤害。

③单次泡苗时间不可过长,以免苗袋底部蟹苗缺氧。一般每次泡苗1-2分钟后取出,等待3-5分钟后再次放入,连续3-4次,每次间隔时间增加2分钟即可。

三、放养方式

放苗时应将苗种放在岸边浅水处或者泡沫船上,让其自行爬入水中。这种放苗方式可以有效辨别放苗不成功是由于蟹苗自身原因或者水质原因所导致的。如果少部分苗种不能自行爬入水中,则苗种自身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将这部分苗种直接剔除掉。如果苗种爬入水中后,反复上岸,在水中待不住,则可能水质存在问题,要及时检测水质。

位于江苏淮安的河蟹养殖户刘老板和段老板相继遇到不明原因的蟹苗爬边问题,经过优久技术人员的悉心勘查后果断建议使用优激灵全池泼洒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后第二天便收获成效。优激灵在改善蟹苗爬边上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河蟹放苗前准备工作(河蟹放苗很重要,这些关键点你做对了吗)

另外如果蟹苗存在黑鳃、甲壳溃疡等相关症状时,除了泡苗措施外,蟹苗下塘后最好追加一到两次的消毒处理,以免细菌感染严重,降低放苗成活率及一壳蜕壳成功率。

当然放苗前的肥水、水草状态的调节、水质检测等方面也与早期蟹苗成活率息息相关。养殖户必须抓住每个环节的关键点,把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事半功倍,为今年的河蟹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标签: 河蟹放苗前准备工作 河蟹放苗时间 河蟹放苗养殖密度及产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