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降低,鸡舍保暖与通风的难题再次摆在眼前,随之而来便是高发的呼吸道症状。
究竟哪些问题可导致出现呼吸道症状?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今天养殖宝借用华南农业大学毕英佐教授的研究总结,来与诸位老师探讨。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鸡舍内空气中氨浓度过高,含尘量太大,温度和湿度偏高或者偏低,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等。
以上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与传染性的呼吸道病病原体发生相互作用,加重症状。
1、损害肉鸡气管纤毛的因素
氨气可固定纤毛,使其失去功能;
灰尘可粘住纤毛,使其无法摆动;
环境干燥会使大量水分散失,纤毛干枯;
低温,特别是温度大幅度波动,维持温度散失热量多,代谢加速,酸性物质增多。
2、环境控制参数的界定
二氧化碳应该控制在3000ppm(体积浓度)以内;
氨气应该控制在20ppm以内;
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55~65°C左右(前高后低);
温度控制:1~3天龄时温度34°C~36°C,以后每周下降2°C~3°C,18天龄27°C~28°C为宜,30~40天龄时温度不低于20°C,40~60天龄温度不低于18°C,60天以上温度不低于16°C。其关键还是要“看鸡施温”。
二、引发呼吸道疾病的重大疫病
1、H9亚型禽流感:
(1)流行特点:
发病日龄多数集中在15~35日龄之间(抗体较低时期),20天龄以后出现支气管阻塞的大部分为H9亚型禽流感感染。
近20年,中国流行的H9N2毒株以H9.4.2分支为主,2013年末开始,全国主要流行1亚分支。
(2)H9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
流泪、流鼻水、咳嗽,有时伴随有呼吸啰音,呼吸困难。
H9病毒感染会导致肉鸡抵抗力下降,继发各种细菌和病毒性疾病。
产蛋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及其气管粘液、下支气管分叉处的潮红充血和严重的卵泡表面充血。特征病变为支气管有干酪样物堵塞。
母鸡卵泡畸形、出血、卵巢萎缩、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
头部和眼睑肿胀,下颌部水肿
鸡冠和肉髯发紫
喉头粘膜和气囊出血
肝脏肿大,条状或斑点状出血
心内膜条状出血
心肌灰白色坏死斑
卵巢中卵泡膜充血,出血
鸡胸腺弥漫性出血
3、肉鸡H9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确切诊断,及时汇报。
确诊为禽流感H9病毒感染时,立即划定疫区,在3公里范围(或者有天然屏障)的养户鸡群全部补免H9单联油苗,建立安全隔离带。
疫区周围鸡群,3天龄或者5天龄使用H9单联油苗(0.2毫升/只)进行免疫,提高15~30天龄鸡群的H9抗体水平。
病鸡群对周围养户构成较大威胁时,应该果断采取扑杀深埋处理;反之,则注射高免蛋黄液、抗生素、细胞因子和中药制剂等。
2、传染性喉气管炎:
(1)理化特性
本病毒对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针对此病毒的疫苗包括鸡胚苗、细胞苗和喉痘基因工程苗。
(2)防控措施
经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的鸡群,立即采用2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进行紧急接种。
对于发病周围养户上市前20天龄的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0.5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
如继发细菌感染,其死亡率会大大增加,大群鸡用环丙沙星、0.05%强力霉素、0.1%泰乐菌素饮水或者拌料。
张口呼吸
气管呈卡他性和出血性炎
3、传染性支气管炎
29个血清型;
就其致病型而言,包括:呼吸型、肾型、嗜肠型、腺胃型、生殖道型。
毒株:以类QX(肾型)毒株和变异MASS型毒株为主。
(1)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方式主要为水平传播,在集约化鸡群1~2天内会很快波及全群。
传播途径一是通过感染禽和易感染禽的直接接触;二是通过气溶胶(微滴)或者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
发病日龄:呼吸型多为其20天以下的多发;肾型发病天龄从10天开始中大鸡均有,发病天龄伴随扩大。
发病季节:呼吸型多为冬春季节多发,肾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发病症状:呼吸型也略有花斑肾变化,肾型有一过性呼吸症状;临床未见腺胃型、肠型,种鸡可见输卵管病变;肾型和呼吸型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表现为典型双向性的临床症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呈现扩大的流行趋势。
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闭眼
气管不同部位有灰白色粘稠物堵塞
气管有粘稠物堵塞
气管环粘膜充血出血,有乳白色粘稠分泌物
(2)发病表现
IBV感染2周龄以下的母鸡,会造成其生殖道永久损伤,形成“假母鸡”,剖检可见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卵巢表现正常或者充血、出血、变形和输卵管萎缩变形,部分输卵管管壁薄,又细又短,有的鸡输卵管积水。
IB对蛋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IB如果在其3周龄前感染,产蛋率多为50%,出现“假母鸡”。4~8周龄感染,产蛋率多为80%。8周以后感染,基本不会对产蛋鸡造成影响。
4、禽曲霉菌
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以肺及其气囊发生炎症和肉芽肿为特征。
(1)流行病学特征
幼禽易感性最高;
主要传染媒介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垫料和发霉的饲料,致其孵化环境受到污染。
(2)防控措施
孵化厂方面:
加强孵化厂环境消毒,重点是对出雏机、放苗间、发苗间、过道、进风口等,选择硫酸铜、过氧乙酸、卤素类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
加强对孵化厂各种用具的消毒,重点包括出雏盘、鸡苗箱、垫纸等,尤其是回收后的鸡苗箱。
加强孵化、出雏车间的通风换气,寒冷季节可以间歇性开启排气扇强制,通风。
养殖户方面:
使用新鲜垫料,防止使用储存时间过长、发霉变质的垫料;
饲料的储存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加强环境消毒,使用制霉菌素拌料,硫酸铜饮水。
5、鸡白痢
种鸡防控鸡白痢措施:
要注意药物预防,在分离病死雏鸡、死胚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开产第一周选择合理药物连续两天进行注射;产蛋高峰后一周内连续两天药物注射。
此外还要进行公鸡净化,全血检测,时间控制在:第一次上栏前,第二次高峰期过后,第三次产蛋中期,从而淘汰阳性公鸡。
注意防止人为交叉污染,单枪头输精。
在饲料方面,对种鸡使用贝壳粉,必须首先对其进行沙门氏菌检测。
病鸡羽毛逆立,闭眼,无力
病鸡肌胃有白色病灶
盲肠肿胀
病鸡有心包炎,肝有灶状坏死
6、鼻气管鸟疫杆菌感染
(1)血清型
目前其有18个血清型(A-R),来自肉鸡的分离株绝大多数属于A型,这也是最流行的血清型。
(2)流行病学特征
不同日龄的鸡、火鸡都可以感染,但以3-6周龄的幼禽最为常见。
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鼻气管鸟疫杆菌除了原发性感染之外,时常混合或者继发感染于一些其他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有害气体中毒等。
(3)症状与病变
肉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饮食减少、流鼻涕、打喷嚏、面部水肿、死亡率增高;但目前在生产上多见的是亚临床表现,少有或者没有这些症状。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其它病原,以及在应激状态之下,病情则明显加重,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膜炎、气囊炎、单侧或者双侧的肺炎为最常见的病变特征。
在发病肉鸡,气囊纤维素性炎症是典型病变,同时可见纤维素-化脓性肺炎,其他还有气管炎、鼻炎、心包炎等,其中,气管炎病变对亚临床病例具有诊断价值。
微信搜索“养殖宝平台”并关注,最新资讯每日推送,更新鲜、更一手、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