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梅雨季#
家里吃的、穿的、用的
包括我们
不是在“吸湿”就是在“发霉”
很多人家里都有一些常备药品
这这这么潮湿的梅雨天
药品该怎么储存?
会不会长蘑菇?
长蘑菇了还能不能吃啊?
……
不要慌!有经验的没经验的
都看过来
get这份存药指南
让潮气退退退!!!
☞ 固体剂型(片剂、散剂、胶囊、颗粒等):出现变色、发霉、松散粘连、开裂、渗漏、结块、潮解等;
☞ 液体制剂(糖浆剂、溶液剂等):出现发霉、变色、有异味、絮状物或沉淀物、气泡等;
☞ 中药饮片类:出现腐烂、变色、霉变、泛油、虫蛀等。
所有药品都怕“潮”!
从药物剂型特点来看
以下 4 种剂型药物最易受潮
01冲剂或颗粒剂
这类药品为药物细粉或提取物加入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在潮湿环境中极易潮解、结块;
02散剂
为药物粉末状制剂,表面积大,吸湿性较显著,比其他剂型更怕潮;
03泡腾片剂
这种剂型中加入了助溶成分,遇水即产生气体,导致泡腾片膨胀、变形、破裂,极易潮解变质;
04中药材
传统的中药材一般没有特制的包装,多雨潮湿的天气特别容易发生腐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
有人觉得
药品“有点湿”,也没过期
还是可以服用的
但事实上
药品受潮后,所含物质
及药性都可能发生变化
同时也容易滋生细菌
服用这样的药品
不但治不好病
反而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问:那晒干了能吃嘛?
专家解答:
一方面,晾晒可能去除了药物中的水分,但因受潮发生的理化性质改变不会逆转;
另一方面,晾晒是对药物储存条件(包括光线、温度、湿度等)的再次改变,可能引起药物外观性状改变,甚至发生二次质变;
因此,受潮的药品,晾晒后同样不建议使用。
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
分类摆放储存,做到
“大小分开、内外有别,固液分离”
(即成人与小孩用药分开放、
外用和内服药分开放、
液体与固体药分开放)
- 对于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散剂等)按照说明书放在阴凉处即可;
- 液体制剂(混悬、糖浆剂等)使用前放置在阴凉处,但开瓶使用后,要注意保持瓶外干净无药液残留,拧紧瓶盖放置在阴凉处或冰箱保存。
防潮小贴士
☒ 药物不要存放在潮湿处:比如卫生间、厨房的潮湿空气会使药物受潮而影响药效;将药箱摆放在绿植或鱼缸附近同样会增加药物受潮的风险;
☑ 一般建议药品存放在通风处的固定抽屉或柜子里,另可在药箱中放置一些药用干燥剂。
☞ 药瓶开封后取走棉花或干燥剂:药瓶未开封前,棉花或干燥剂可以起到吸附水汽的作用。但开封后,随着药瓶的反复开启,药瓶内的棉花或干燥剂会不断吸附空气中的水汽,使之留在药瓶内成为污染源。所以,药品一旦开瓶,瓶内所附的棉花和干燥剂记得取走。
☞ 散装药用干净的瓶子密封好:散装药品使用后,应当及时存放到干净的密封瓶子,如果继续放置在医院用的小纸袋或简易包装中,易受潮变质。
☞ 过期药品及时处理掉:过期药表面更容易吸附水分发生霉变,稍不注意就可能“殃及”其他药品,定期清理药箱,发现过期药及时处理掉。
安全用药无小事
用药务必问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