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诊比较多,对于遇到的一些肉鸡育雏期间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下总结,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养鸡有所帮助!
在近俩个月的大量临床诊疗中,发现引发发病的诱因有两个,一个是管理因环境的变化没有有效调控,另一个就是针对目前的鸡病表现大部分肉鸡养殖朋友们没有确定的应用对应的敏感性药物进行防控。这样就出现了很多的发病鸡群的大量的伤亡,甚至成了其他发病鸡群的传染源。特此建议肉鸡养殖朋友们,在加强管理温度、密度、通风和有效敏感药物应用的同时,加强对周围环境的消毒净化工作!
常规育雏前7天控制好温度的同时,建议大家进行适当加强空气的流通,保持空气的清新,保证鸡苗有一个适宜的空气质量环境。湿度尽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一般70-65%,湿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鸡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的开口药物为头孢(二代或者三代头孢)、左旋氧氟沙星、硫酸粘杆菌素、维生素等。说来说去就一个原则,一定要采用对肝肾功能损伤小的药品,既促进卵黄的吸收,又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对于腺肌胃炎这个疾病,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个疾病在养殖业所带来的损失无法计算。有的地区对于这个疾病已经到用恐怖来形容的地步。经常会有网友说,只要这批鸡腺肌胃炎能够治好或者预防住,我这批鸡就成了。这个病可见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对养鸡场来说,腺肌胃炎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决定了养鸡成败,真的一点都不含糊。
7天防疫新城疫和传支,应用新支二联苗点眼1.3倍量,饮水2倍量。新城疫油苗单苗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温度要适当提高一到两度。特别是饮水免疫一定要正确,避免出现饮完疫苗后出现过大的应激引起部分鸡只出现疫苗毒现象死亡和鸡的免疫紊乱。抵抗力下降引发疫苗散毒和支原体细菌鸡病,同时成为带毒体。
药物防控主要方向为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控制支原体及肠道疾病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理想的药物为板蓝根、淫羊藿、黄芪等,硫氰酸红霉素、阿奇霉素、硫酸粘杆菌等。这个阶段主要以预防为主,支原体是主要目标。提高免疫力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时期,最好结合限光和控料来控制雏鸡的生长,尽量减轻内脏的压力。这样鸡雏能够健康的生长,免疫力就会自然提升。我们控光和控料的目的不是不让鸡吃料,而是让鸡多吃料。
14天防疫法氏囊疫苗,滴口1倍量,饮水1.5倍量。得过法氏囊的棚舍,如果你有胆量,可以试试不做苗看看结果如何。既然做了也得,不做最坏的结果不就是的法氏囊吗!并且还有好处呢,做苗会对呼吸道粘膜和气管纤毛有很大的刺激,不做就不会。现在很多网友就不做苗,大不了打针就完了呗,所以建议法氏囊苗取消。如果你还坚持防疫,除温度提高一到两度,适当通风外,还要注意特别是饮水免疫一定要正确。
21天这个时期很关键也很敏感,往往我们养殖朋友在这个时间段会经常出错。但是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只要掌握住两点就行。
1、有呼吸道的鸡群不要免疫,这样的鸡群很大程度都有流感。一旦免疫,机体本来就在受到病毒的攻击,免疫系统已经处于疲劳应对,你这个时候免疫就相当于来了个推波助澜,又把新城疫病毒植入机体。在免疫无应答的情况下,病毒就会攻击细胞,加重病情发展。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做苗就出事,就得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2、肠道不好也不能做苗,因为肉鸡肠道粘膜必须保持高度完整,和功能,才能够阻止大批病原从肠道侵入体内。肉鸡健康往往和肠道有关,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胃肠道损伤,就能够使肉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而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胃肠道严重受损,就会使鸡群爆发疾病提高肉鸡的死淘率,持续的免疫反应也会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所以有肠道疾病的时候,你再免疫,也是在给鸡加病。
这里顺便补充一点肠道问题,肉鸡必须具有结构完整和具有良好免疫保护功能的健康的消化道,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养分的吸收和消化,减少疾病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另外一定要注意霉菌的问题。
这个时期也是在肉鸡养殖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关系到一批鸡的成败。整理实践病例发现,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个期间出现问题的。有很多人都败在这个时期,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流感。有的处于潜伏期,受到疫苗应急爆发疾病。有的是用药方向不对,导致后期病越来越严重。还有就是重视度不够,忽视预防用药的重要性。
关注本头条号,获取更多养鸡知识,有养鸡问题可以私信我,大家一起交流学习!